| 分类: 灯雨轩随笔 |
没想到刚入四月的西塘会下这么大的雨,骤风突来,黄叶遍地,风夹裹着无数颗的雨点直砸下来,转瞬间令我有秋意凉涩之感。更奇的是还有豁拉拉的闪电轰隆隆的雷鸣,这一切似乎与想象中的烟雨江南有很大的不同。就在我惊讶不已的时候,同行的小凡姑娘早已欢呼雀跃,脸上绽放着开心和兴奋,欣欣然地感慨说,这雨来得正是时候,此次西塘之行别无遗憾了。
从杭州至西塘很近,火车只有不到两小时的路程。在嘉善县城下车,打出租车二十分钟就可抵达这千年古镇。到这里的第一件事该是找家客栈,西塘古镇里到处都是开客栈的人家,寻来觅去,我们找到了一户叫“萍水”的客栈。店不大,有四五间客房,两间临水,风景视野俱佳。每间房都算是干净整洁,还有独立的卫浴。老板娘看上去很是干练利落,又精明又客气,热情洋溢地带我们先看了房间,要的价钱也公道,驴友们也无心再找,便安顿了下来。
还只是下午五点多钟而已,古镇里已是人迹稀少了。走在窄窄的巷子里,偶尔能碰到镇上的居民慢悠悠地擦肩而过。绝大多数的铺面都已经打烊了,在静悄悄来临的暮蔼中肃立的黑瓦层叠的挑檐下,一串串的红灯笼开始亮了起来,照着斑驳的墙,照着这巷子里冷清如许的石板路。还没有来得及关门歇业的铺子,成了我们这班满怀好奇的游客的目标。外焦里嫩的油炸臭豆腐、咬在齿间酥酥脆脆的熏青豆、用一种油油的纸包裹着的芡实糕、吃到嘴里软软甜甜的粉蒸肉……我们象淘宝一样盯着每一种可以放在口里品尝的东西。这地方的人做买卖真的是很实在哦,不嫌我们买的少,不嫌我们啰啰嗦嗦尝了这个又瞧着那个,一元两元的也都卖给我们,笑容可掬地说,觉得好吃可以再来买。
穿巷过弄,不觉间已经逛了好几条街。一拐弯,层层迭迭的房檐掩映下,一座窄窄的很秀气的石桥就在眼前。那桥睡意慵懒地卧在一条小河上,一树桃花捱捱挤挤地拥在桥栏旁,就着旁边瓦檐下似明似暗那只红灯笼的照耀,越发显出桃之夭夭的气韵来。小河的一边是古镇有名的长廊,曲曲弯弯,看不到那一头。长廊每隔几米便挂一串灯笼,红彤彤地照着廊子下或石板或青砖砌就的道路,也点缀着夜幕下的河水,红色的灯影随微漾的水波晃动着,岸上岸下交相辉映。想来这挂满了古镇角角落落的红灯笼也是西塘的一大景观,散发着很古典很中国的气息和韵致。长廊其实是与水岸上的房子连在一起的,从长廊悠悠地走过,有点象在繁华都市的街边徜佯,慢慢地踱过一家挨一家的铺子,有挂着酒旗的饭馆,有售卖零嘴的小店,也有摆着纪念品的地摊,不过大多数铺子都在这夜色的静谧中紧闭门扉。因为奇怪于这古镇上如此的安静,奇怪于众多的店铺都关门歇业,于是向还做着生意的店主打听个究竟。原来这西塘古镇只是在周末才会热闹无比,缘于周边的一些城市上海南京的人们来此休闲,平日里也只是象我们这样的驴友在此晃荡。我于是突然有了一种不很踏实的感觉,想象着人迹沓来熙熙攘攘的西塘该是一种怎样的喧嚣和媚俗。就在一年前我到过云南的丽江古城,那是一个现代化商业化了的地方,游客拥挤在窄窄的巷子里涌来滚去,店铺摩肩接踵叫卖着各种各样泛滥了的纪念品,溪水两侧是一家挨着一家的酒吧,播放着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和流行歌曲,我于是彻底失去了对这个传说中美丽地方诗情画意的想象,也带着一种难以言状的遗憾离开了那里。今天晚上,我漫步在西塘安静清雅的长廊下,感觉着一丝幸福和满足,这幸福既是我的,也是这千年古镇的。
来到西塘,一定要乘坐一次乌蓬船。听着船公摇动桨板发出的哗哗水声,河两岸灰黑的瓦舍斑驳的屋墙尽收眼中,而此时此地你不会觉得那是破旧和颓败,相反却能感受到一种悠远的情调和质朴的气息。繁盛的桃花这一簇那一丛地开在水边,这大概是镇子里最乍眼的景致了,花朵团团地又艳艳地挂满了桃枝,象是把许多的笑容堆在了一起。柳梢已经垂到了水面上,或许是因着风而摇动,或许是船行带起的涟漪拽着它起舞。最大的植物可能就是香樟树了,枝繁叶茂,将许多的飞檐白墙掩映在婆娑之中。
在西塘莫管待得时间长短,当地的一些菜肴必是要尝一尝的,我们一行人吃一顿换一个馆子,小凡姑娘是很专业的驴友,来之前就在网上侦察过了,按照众多网友们的推荐做了一份吃和玩的指南,所以也算是有备而来呵。不过吃来吃去,我还是觉得只有两样是最具特色的,各家也都做得不错。一样是油炸臭豆腐,另一样是酱爆螺狮,几乎成了我们每餐的必选,就着用姜丝热过的花雕,那种有滋有味的感觉只能体会在馋吃的嘴里,还真是用文字无以言表。
我们原本是要从西塘再去南浔的,因为对西塘的喜爱,于是放弃了最初的计划,又在这游人少少的地方多待一天。我觉得西塘的美是要静下来慢慢地品的,走马观花看到的不过是一堆破败的房子而已。于是我们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坐在河边,看水面微澜,望云卷云舒,不经意间让自己的魂魄在空灵之中飘荡,诗情画意在唇边脑际软软地滑动着,流淌出无尽的遐思和曼妙的想象。
其实这并非周末的日子也是有热闹的,那几天正赶上国际旅游小姐中国总决赛在西塘进行,二三十个美丽的姑娘点缀着四月初的古镇,虽然有点破坏了我们这般小资情调对西塘的期望,但她们的到来确也是这个古老镇子开心的节日。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邂逅如此众多的美女,不过看下来并不觉得她们长得十分漂亮,许是现在生活好了,见多了大街上美丽的容颜,几十个美女搁一起倒是有些审美疲劳了,但是这些姑娘们身材超级棒,簇拥在一起却也成了一道鲜明的景观。
小凡说未能领略雨中的西塘一定是有些缺憾的,讲来也巧,在我们准备吃晚餐的时候竟然真得下起了雨,正应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绝句,想来老祖宗对节气的设置真是高明的很。小凡姑娘高兴的不得了,拍着手兴奋地叫着。我们唤来店家,招呼他再烫陈年的花雕。品味着醇厚的黄酒之甘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兴致盎然得都想不醉不归。酒馆的老板也是厚道之人,并不催促,任由我们借他这方寸之地肆意地享受着夜雨西塘的景致和情调。
曲曲弯弯的长廊已经安静得没有了人迹,镇上的居民和大多数的游客怕也是在梦乡之中了,除了那些悬在岸边檐下的红灯笼,这一家酒馆也许是并不算大的西塘今晚唯一还亮着灯火的店铺了,我们这些人也许是今晚少有的无眠之客。风早就已经住了,雨却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灯影照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反射着清冷的光亮。走在往客栈方向的里弄中,我忽然开始有些疑惑,是夜雨西塘的静美助长了我们的喧闹,还是我们的喧闹骚扰了夜雨西塘的静美。回到客栈,临窗眺水,倾听雨滴敲打着瓦背的声音,仿佛一颗心也慢慢溶化在这古镇烟墨黛染的夜色中了。于是有一个渴盼在脑海中徘徊着说,无论有着怎样的喜爱和情愫,我们都不过是匆匆的过客而已,之于西塘,只希望它会一如既往地享受静怡和质朴,那是安居于此的人们闲逸恬淡的栖息之所,也是游历到此的有心者胸中淳美圣洁的灵感之地。
(静俭,2006-04-11夜写于郑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