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北京这几天,晚上下雨白天暴晒,湿度很大热气腾腾,让京城百姓结结实实地经受着桑拿天的考验。这时节,不论早晚,只要在户外活动超过10分钟以上,就会满脸水亮。可“蛰居”空调房的滋味也不好受,时间一久,人便没了生气。
强调“于我”,是因为有不少人喜夏,一旦立秋情绪倒开始低落。在我,却从来没有“伤秋”的落寞,秋风乍起之日就是俺抖擞之时。可见,人对外界的感受的确是有天壤之别的,从佛法角度来看,这属于“我见”,“我见”来源于自我心识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习惯,也是累生累世相续下来的“习性”使然,并不代表那就是真实。所以,我们常常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官,认为看见的就是真理,殊不知,那仅仅是“我见”的显现而已。
譬如,我喜爱水,喜爱清凉的颜色,所以看见有水的地方就认为是“舒爽温馨”之处。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看见我认为的燥热之色反会感到温暖和舒适,甚至让博名也带有“炎”字方觉过瘾。我们两者之间,哪一种对环境的感受是真实的呢?都是又都不是。是者,乃我们六根的真实觉受,这觉受来自于我们无始劫的习性;不实者,我们眼中的现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受,并非那现象本有的实质,而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判断,是虚妄的,是变化的。
所以,为何要修行就有了答案——让我们能够变得更智慧,以便清醒地洞悉生活与生命的本质。常有朋友问我,学佛真的能心想事成吗?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佛法说,如果您真的参悟佛理,慢慢修正自己的心念与行为,就可改命改运,以至心想事成;但若仅仅与佛菩萨“讨价还价”:念佛一句,就要求得到什么,那要改变命运顺风顺水好像并不容易,至于原因,展开来说好像太长了。而且,也不是我这样修为尚浅尚未证悟的凡夫所能恣意妄言的。
说实在的,学佛人都有一个感受:对于佛法的学习,越深入越不敢“瞎说”了,终于明白,何以南怀瑾大师说自己“不敢自称是佛弟子,不配。”印光祖师自称自己“不是什么大师,就是一个念佛人。”佛法浩瀚,我连滴水的精华都未领悟,还敢造次什么!
近来颇有些懈怠,天热不过是借口,但每天的持咒时间基本能够保证。对于佛法,我并未真正悟到什么,但对于为何学佛,怎样学佛,思路日渐清晰,在这里跟刚刚接触佛法的朋友聊一聊我的粗浅认识吧。有人说,积德行善是佛法,有人说,修身养性是佛法,有人说,普度众生才是佛法,有人说,那都没用,禅悟才是佛法……慧律法师在讲解《楞严经》的时候,这样解释学佛的过程——
学佛如同爬山,山顶是什么,是“首楞严大定”,也就是佛定,修到此就见性成佛。但是,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和艰难,持戒、忍辱、多闻、断恶修善等等是什么?是“资粮”。没有资粮,也就没有那些保障到达山顶的“装备”和条件,要想到达顶峰几乎不可能。因为,你在修定的过程中会“魔障”重重。
但是,真正学佛,仅仅积累资粮也是不够的,那样只能增加“人天福报”而已,对于真正解脱轮回还不是“决定性”的力量。因为你无法“悟空”,也就不能断五欲六尘之心,无法真正断烦恼,因而往生之时也就无法把握自己。所以学佛更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修“定”。修禅定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魔障,简要地说有五十种,有些是很可怕的,若不知如何应对而陷入魔道,则是学佛人最大的不幸。历代祖师大德强烈推荐修“定”的最高范本是《楞严经》,并呼吁,所有修禅定的同修都应该学习这部大乘佛法的经典。
个人感觉,宣化上人讲解的《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通俗易懂,可作辅助。宣化上人何许人也?他是民国时代证悟得道的高僧大师,“法界佛教总会”的创始人,不仅在世时度人异象无数,在中、美讲经弘法几十年,圆寂时“白虹贯地”,数百舍利子。被后世认定为“观世音菩萨再来”。我本人特别喜欢看宣公讲经的书籍,不仅通俗有趣,而且一针见血。看看下面宣公的几段开示,就知道他的风格了——
“《楞严经》这五十阴魔把天魔外道他们的骨头都给看穿了。”
“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的神咒,而《楞严经》即是为《楞严咒》所说的一部经,是佛教的骨髓。人若无骨髓,一定会死;佛教里若无《楞严经》,也可以说,就无佛法了。”
“人为什么要学佛?其最初的动机不外要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可是有些人很不幸地,他志欲出迷,反而入迷。在佛教界里,本想脱轮回,但一不小心,很容易掉入迷魂阵。若不善用择法眼,被邪知邪见所蛊惑,而做出不可告人的事情。譬如,本来想离苦得乐,可是却一失足钻到地狱门头去,还有更坏的事情,就是密宗里教人的双修法……今人多数贪侥幸、贪快捷方式,一听到什么玄妙法,就被迷惑而陷入魔网,到死时,还是密!密!密!密到地狱里去了!”
“你现在听过《楞严经》,谁说什么法,你将它往《楞严经》上一合,他说的对不对,你就知道了,这也就等于一面照妖镜。”
“所谓密和显,‘密’并不是我们人所想象的那个密,‘显’也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显。在佛教里,‘显’是人人都明白,我给乙说法,甲也会懂;为甲说法,已也会懂,这是‘显’。‘密’就是我为姓张的说法,姓李的他不懂;给姓李的说法,姓张的他不懂,这叫秘密不定,并不说秘密不叫人知道,讲什么双修呀、单修呀、胡修呀、乱修呀,不是讲这个。”
“常言我是活佛、菩萨再来,但不经修得,无修无证,拔无因果,豁达空。这都是大我慢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惭。…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萨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先佛后佛,真佛假佛,男佛女佛。(想阴魔第二、第三)。或言,我于前世,就是你尊师,你们都是我多生之弟子。或言:当时你们是我的妻子兄弟儿女,今来相度。我等应同归某极乐世界,供养某佛(想阴魔第五)。如是欺诳之言,淆乱视听。难怪现世有那么多阿弥陀佛再来,不然就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或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化身!”
在佛教里,绝对不能说自己是佛是菩萨,就是菩萨化身度生,亦不告诉人,要等到圆寂后,才透露真情。”……
既然修“定”如此重要,那么还念佛么?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回事。我终于明白他们的慈悲了。法门是什么?是路径,是真对不同根性的修行人的方法。其实,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拜忏也好,不过都是为了修定。因为我们凡夫俗子的杂念太多太多,根本无法控制,我自己深有体会。于是,净土法门就教你一个简单的办法,用“阿弥陀佛”一念慑服所有的杂念。杂念来了——孩子学习咋回事?阿弥陀佛!念头收回来了;一会儿,老公的事业?阿弥陀佛,念头收回来了!房价怎么又涨了?阿弥陀佛,念头又收回来了!最后,阿弥陀佛这一念“念念相继”,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之境界,最后,已渡河去抛掉渡船,把“阿弥陀佛”也空掉,于是得定生慧,这就是《金刚经》所言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尚未渡河就想抛船,也是不明智的狂妄之举啊(除非是像六祖慧能大师那样能够顿悟的大根基的人)……
所以,仰望佛法之巅,我常常感慨,自己刚刚起步,唯有祈愿得到佛法僧三宝的加持,得到大善知识的指导,得以沿着正途而行,阿弥陀佛!
另赘言:前几日晚,重看《汉武大帝》真真感慨万千。看史而知今哪,如何为君如何为臣,建议“官道”中人务必看看此片。汉景帝及文帝崇尚道家黄老之学,走的是无为的修养生息的路子,而汉武帝刘彻,摒弃道家,也没有沿袭所学儒家之道,走的是法家的强硬路线。从当时来说,疆域扩大,大汉文化得以拓展。但多年征战,以至到了刘彻晚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而被控制的匈奴又重新肆虐。刘彻开始反思。以法家的治国方略是否真的能让天下皆臣归于我呢?对于臣子,辅佐几代君王,生生灭灭。多少慷慨才子死于非命?前朝大臣曾冒死进言武帝:“刀磨得过于锋利,用着顺手,却容易折断。”结果曾得宠的晁错、霍去病等重臣都免不了赐死或放逐的厄运。唯有一向被武帝埋怨其“过于谨慎”“有距离”的卫青,从一个骑奴到统领三军的大将军,而且即使作为皇上的“小舅子”也从不仗势弄权,因而可在极为强势的武帝脚下富贵到老,得以善终。
读正史,就知道未来,看古人的真实经历,就了悟如何做人。史中人就是我们自己,多少繁荣已成烟花飘渺无影无踪,多少富贵身后皆成虚无难觅啊。
本人过往博文推荐阅读:
不请自到的“珍宝”——说说我的佛品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0bro.html
“病有应得”——忏悔我的法执我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9w0q.html
病房里的感慨——你是一个真的居士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9t2s.html
你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d27s.html
放弃寻找“活着的意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a042.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