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凉爽。时断时续的微风让我在这春末时节里竟忆念起初秋的意境来。前几日几乎热爆,在一个博客里看到漫天而下的飞雪,情不自禁地写到:夏未至前,却已盼冬。却又有何可盼?万法皆无始无终,成、住、坏、空,一切都在生灭之中。如果能将这一颗浮躁的心好好地安住在当下,夏也是冬,冬亦是夏。
这段时间心浮气躁,因而文字必定无章法可言,先行请罪。不过,慈悲的你们,面对我的恣意妄言,却总是宽容地给以放任,如母对子,这时常让我惭愧不已。有博友留言道:“你有一颗向佛的心,却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世俗的言行。”想想,此言的确切中我的要害,一针见血,说白了,所言所行还是轮回中人。
无事时反观自己,确是有一点佛缘善根的,也确是有点不那么随俗的个性——一个多年的都市白领,生活尚算小康,生活在热闹繁华的市中心,但我几乎不做美容(头发除外);不喜健身房健身;活到这个岁数,竟一次SPR都没有体验过……不是怕浪费时间,亦不是为了省钱,就是提不起兴致。对天地大自然有着强烈的“迷恋”,开车不管多冷多热,天窗一定不关死,旁边的车窗也开着缝,必让空气拂面,感受自然与我融为一体的快意。所以,无论住多高级的房子,譬如所谓的五星级酒店,如果没有可开的窗户,我都“不屑一顾”心生厌烦,而在户外暴走也就成了我最喜爱的运动。
我也有让自己沉醉享受的“秘密武器”——书房门一关,在透明的水晶玻璃油灯里点上一小盏纯酥油灯,把常用的西藏“敏珠林寺纯天然药香”缓缓撒入香槽中,点燃。顿时,房间里青烟袅袅,酥油灯淡淡的奶香与草药香中散发出的檀香、沉香气相互交融,让我身心迷醉。此时,若诵经若持咒若念佛,都会安享片刻难得的愉悦与宁静,这大概是属于我璞玉独有的“小资”了……
这是不是俺的佛缘呢?这是不是我的慧根呢?说不清道不明,心的感应却在那里。可是转眼间,“一心向佛”的我的所言所行也许就那般的世俗和不堪,这是为什么呢?是无始劫以来积累的习气。说实在的,如果没有这些“业习”,我们这些颇有些佛缘的人就不会轮回到这个世界里来。所谓人人皆具佛性,这个佛性是清净的,不生不灭的。但顽固的业习障壁了佛性,让我们这些人成为了“被染污”的人,从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清净佛性了。而这些“染污”也成为了我们不快乐的源头。好在,蒙佛力的加持,我们得以不断地回头再回头,在前行的路上一步步向彼岸靠近。
俺就是一个在尘世中如是沉浮的俗人,渴望拥有“心”的绝对清净,却控制不了自己的习气。我时常努力修习,最初对佛法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观世音菩萨名号,到如今开始对“般若”空性智慧尝试性地探索和学习,中间断断续续反反复复,经历的太多。慧律法师说,学佛是点滴的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可尽管是这样,还是很难。我们学佛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退转”。忽一阵,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或接触了一个方法,于是下决心精进,过了一段时间,却淡了烦了,因为毫无感应也好像没任何进步,或者怎么也弄不懂了想不通了,身心境界也完全没什么不同,或反而更差了,于是就懈怠了甚至放弃了,因为世俗的一切更能勾引起我们凡夫俗子的心性。就这样走走停停,前进又回头。
譬如我吧,前段时间每晚看讲《楞严经》的光盘,但是看到《经前十门》中间部分的时候,完全是听不懂了,基本跟听天书差不多,坚持了两三天,烦了,改看电视。看《暖春》,哭得受不了;看《潜伏》,吓得直哆嗦;看类似社会经纬等节目,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世相,儿子为了几亩地打老妈,哥俩为了一间平房大打出手闹上法庭……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苦难的娑婆世界,这就是我们无法逃离的宿命!
于是,我的所谓佛缘再次显现了——一个声音在召唤我,去寻找那能带我解脱的真理吧!可是《楞严经》不懂啊。我随手拨通了一个师兄的电话。她建议我先看看了义经典,如《圆觉经》《维摩诘经》。我们还年轻,在修净土的同时应该兼修禅宗,还应接受大善知识的指导。我把书柜上上下下检索一番,没有关于这两部经的书。于是,在一个酷热的午后,我顶着大太阳前往寺庙请书。那一刻我的头脑中突然冒出时间紧迫的念头,好像我刚刚写完牛年的开篇博文,这一眨眼,已是汗流浃背的年中,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少时日可以蹉跎呢。
当然,认识到“人身难得”并非我们的目的所在,而是如何把握这短暂即逝的人生来修行,因为一旦人身失去就丧失了修行的机会,不知道多少劫以后才能再来。在寺庙旁的书屋,我有缘请到七八本书,准备好好“享受”一番。突发发现,在没有大德指导的时候,书就是我们的善知识,因为,书中文字蕴含的都是那些大善知识体悟出的精华。
先读了一本薄薄的大安法师的《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记》。其实,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和关于净土法门,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此番学习我最大的感受来自于对“信”的理解。念佛法门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无条件地深信”。以此前提升起虔敬心、精进心,坚信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我们,只要念佛一定往生,没有这个信说什么都不行。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别管你多喜欢的东西,比如苹果或者情人的名字,你每天念它(他),早晚会烦,坚持不了多久,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可以让你一生都不烦,这就是佛菩萨慈悲加持的显现……
接着看完了大伏藏师咏给明就仁波切的《明心之旅次第走过》,对于修慈悲心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观空”又学习了一点点。我发现,密教教法中有很多“观想”的方法,但是,我只能限于蜻蜓点水了解一下皮毛,因为没有上师的指导,很多密法是无法自己盲修瞎练的。但也有很多的观想我们是可以随处去做的。譬如,仁波切教给我们一个方法:每天早起,发一个愿,升起对佛法僧三宝的虔敬与信心,默想:“请佛法僧三宝加持弟子。”那么就能得到三宝的加持,使这一天的修行障碍减少。今天,我开始这么做了,果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不顺心的事——即使是心理暗示,也是好的吧。
本人过往博文推荐阅读:
我所知道的释迦牟尼佛——佛陀成道到底看到了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cbmr.html
我曾很怕“唐卡”里的蓝脸菩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98sd.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