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2009-05-05 21:38:14)
标签:

母亲节

李子勋

璞玉的世界

母女

心理学家

分类: 亲子快门
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郊区的小房子收拾好了,小院儿里五彩缤纷春意盎然。佑佑和表妹米儿在草地上撒欢儿,看见落地窗下“隐藏”着的巨大蟾蜍,开心放肆地尖叫着,我就坐在紫藤下的阴凉地儿看着她们傻乐。

   常常想,我这一辈子,要感谢的人和事太多太多,而最最感恩的是老天爷让我有机会做一个母亲。当我的身份从一个单纯的女人变为“母亲”的时候,好像一切都开始改变了。

    记得我在杂志社任编辑部主任时的某一天,接了一通佑佑打来的电话。身边同事突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笑:“知不知道,你跟女儿说话的声音都变了,好像完全不是你了。”的确,我这个“老正经”一向是个不大会撒娇开玩笑的人,可在女儿面前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变成“老顽童”,想起女儿会傻笑,“电联”女儿会发嗲,给女儿按摩就成了无怨无悔的“老黄牛”。总之,但凡涉及到女儿,立刻变得言棉筋酥,但决不脆弱,是柔软而坚强。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从没想过,女儿可以改变我,让我变得更为善良也更有力量;从没想过,女儿可以让我如此满足而盈满幸福;从没想过,平淡的生活中,因为有了“妈妈”“妈咪”“老妈”这样的称呼,内心这般地温暖踏实……

    其实,婚前的我是想要一个儿子的。非我重男轻女(从我姥姥那代起,我家一直是“重女轻男”),而是另有“隐情”:一来,我觉得作女人太累,受的罪太多,我不忍自己的孩子也必须经历和承受那一切;二来,我从小到大就不是一个很喜欢打扮自己的人,比较随意,甚至逛街购物都是“直奔主题”,我担心生了女儿不会打扮她;还有一个原因:我从来认为,女儿要多跟母亲在一起(否则容易成为“假小子”),儿子要多跟父亲在一起(反之容易娘娘腔),如此培养出的个性才是趋于完善的。如果生了男孩,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扔给”他爸,乐得清闲,若生女儿我可就难逃其责了。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诸多假想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彻底改变了。佑佑刚生下来丑丑的黑黑的,头发也没几根,可是,当她闭着眼睛一直钻在我怀里蹭来蹭去找“口粮”的那一刻起,我就清醒地知道,这个生命于我是无可替代的,她是我唯一的珍宝。我,作为“孩儿她娘”,要为她一生的幸福负责——因为她是女儿!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一生的幸福?太言重太夸张了吧,也许。但是,因为她是女儿,而我,是一个女儿的母亲。“女儿的母亲”与“儿子的母亲”不一样。

    我原来有个邻居,他家里两个儿子都很优秀,研究生毕业,且都行事有节做派沉稳。而唯一的女儿连大学也没考上,不管往哪儿一呆,就是不停地吃零食,毫无知性气质。他们的父亲是个有思想有计划且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想必这些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子们;而他们的母亲,虽淳朴善良但却是个习惯于家长里短的女人,似乎很喜欢嗑瓜子吃零食。最重要的一点,我以为,虽然她很疼这个女儿,但是从骨子里就看不起女人,说起话来总是“一个女人还……如何如何,”仿佛女人就不配如何如何。试想,如果有一个自身就“重男轻女”的母亲,女儿要想有所作为,甚至想要真正活得快乐,并不容易,因为,在潜意识里她一定会自卑。

    亲子关系专家李子勋认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妈妈都是女儿最重要的朋友。”小的时候选玩具,选衣服,青春期料理发育的身体,大了以后谈恋爱,再到哺育自己的儿女。可以说,“母与女”应该是人生长途中最安全的旅伴。然而,正是这种安全感与懂得感,常常容易激发母女间特殊的对抗,因为懂得,两人都觉得有资格指责对方;因为安全,便有了抛开一切矜持的、肆无忌惮的伤害。生活中,讨厌或者看不起自己母亲的女儿比比皆是。李子勋说:“那是因为儿子永远不会变成和妈妈完全一样的人,而女儿会。如果妈妈糟糕,女儿也常常一样的糟糕,母女之间的破裂就会相当决绝。因为性别相同,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是完全笼盖的。”心理学家刘丹认为:母亲是女儿人生第一个,也是最长久的榜样。不管女儿如何挣扎,最终都将变成这个世界上和妈妈最相像的另一个女人。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我常常问自己,我想让女儿成为怎样的人?如果我不想她变成一个“糟糕”的人,恐怕自己就先要成为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吧。咱可以是全职主妇,但不能成为彻头彻尾的“煮妇”,咱得有点思想有些风骨,得有做人的准则。因为,妈妈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女儿的眼睛,并且不可救药地渗透到女儿的心里骨子里,不管愿意与否,那都将影响女儿的一生。

   所以,我常常告诫自己:尽量做一个善良一点的人吧,因为我希望女儿如水,温婉纯净,因为只有蕙质兰心的女人才能有比较顺畅的人生,才能赢获真正的幸福;我会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恶毒刻薄的女人吧,因为一颗宽容的心会留给女儿,让她有机会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富足;我会要求自己,莫做谎言连篇爱耍小性子的女人吧,因为我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大气坦荡的女人,如此才会有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我会比较庆幸,自己不是个“见钱眼开”的爱吃零食的俗气女人,因为我不想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没见识的“一张头等舱机票就能搞定”的女人……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生活中常常有一种人(男人或女人),每日里在家里噼里啪啦打麻将,却不忘对着孩子大吼:“你怎么就是不学习啊?”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想要成为一个享受读书的人,真的很难;有的人,回到家里对邻居或同事恶毒诅咒指桑骂槐,孩子性格变得极端暴戾也就毫不奇怪。这么一想,还真有点小压力——自己的言行有可能深刻影响孩子的人生走向,甚至于不经意中会塑造孩子的性格。尤其是女儿的母亲,这个影响也许是致命性的。

   心理学家说,童年时代,有一个常常贬低、忽视或责骂自己的母亲,孩子一生都会生活在自卑、消极的阴影之下,尽管后来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依然如此,很难带给自己与别人真正的快乐。因为作为一个人,其实在她(他)最初的人生阶段,唯一想得到认可与承认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璞玉是幸运的,尽管父亲很忙也很“闷”,但母亲是一个善于与孩子交流的人,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也是个有趣的有人情味儿的性情中人,同时还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虽然也是一个常常有“小脾气”的女人。母亲为了让我看书学习,可以放弃看电视看电影(那时候我们军队大院常常放电影),如同我现在为了佑佑,同样在这样做;为了给我鼓劲儿,在中学时期,母亲时常跟我聊天,痛说“革命家史”,向我历数必须考上大学的“崇高意义”。因为与母亲交流成了习惯,以至于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种种细节,诸如“牵手”“亲嘴”等等也忍不住向母亲汇报。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我与母亲之间常常如同姐妹;而我与女儿佑佑同样如此。女儿仅仅九岁半,我就会平等地与她交流想法。关于她的未来,择偶、择业、做人等等等等。接触过女儿的人,都认为她懂事、阳光、外向、善良,也很出众。上学以来,几乎一直是“民选班长”,学习成绩、社交能力、体育和运动能力在学校都很出众,小小年纪,从来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同龄人的“孩子头儿”,上电视也从不怯场。女儿最大的优点就是阳光自信,不知这是不是我经常夸奖鼓励她的结果呢。总之我信奉一点——“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是爱(陪伴)出来的。”

    当然,佑佑太小,对她的未来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人生无常,谁也不能保证什么确定什么。但是,有一点我知道,那就是,作为她的母亲,给她更多的爱和关注,更多的肯定,不要让她感到恐惧和孤独,这是最重要的,相信,这样的童年经历会让她信心满满幸福满满地度过一生。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在我出生42天的时候,母亲为我照了第一张相片,从此父母亲一直为我保存和整理我的成长记录。而佑妈我也每年为女儿整理着“佑佑专辑”,到现在已有十几本。前几日,我开始整理保存所有的博文,相信有一天,当她无暇也没有耐心听老妈唠叨的时候,或许在一个温馨的夜晚,她无意中翻开母亲年轻时的文字,可以了解老妈的心路历程,可以懂得母亲的一片苦心,可以思考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可以憧憬如何做一个真正快乐和成功的人……

    还有几天,就是粉红色的日子——母亲节。此时,我感到幸福,因为我是一个还有健康母亲的人;此时,我感到幸福,因为我是一个快乐女儿的母亲……

(看看我们三代母女的照片,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呢?)

 

 

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女人,假如你有一个女儿……

 

 

 本人过往博文推荐阅读:

 

情人节里秀“情人”——人生下半场的感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c4fo.html

 

要一个终生会撒娇的女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0brv.html

 

宝贝儿,给你一万个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0bsi.html

 

母亲节的礼物——妈妈,送您一束康乃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32b31f01009cam.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