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维尔纽斯·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古城(图)

标签:
立陶宛维尔纽斯巴洛克建筑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男篮 |
分类: 走遍欧洲 |
ST.ANNA'S CHURCH & BERNARDINE CHURCH
ST.CASIMIR (JESUIT) CHURCH
VILNIUS维尔纽斯,立陶宛的首都。相对于其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似乎更出名些,因为立陶宛的男篮非常出色,曾经多次获得过欧洲冠军,而且在奥运会上也登上过领奖台,整体实力非常棒。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因为咱们的国家篮球队的总教练尤纳斯就是立陶宛人。而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这个名字实在是绕口,我尽管已经去过,而且英文还不错,不过还会经常想把他读成“喂牛而死”
进入老城的城门,黎明门THE GATE OF DOWN
,我住的Hostel就在门外面,特别近。也特别方便,从里加是坐大巴过来的,因为我这次出来玩,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再加上是自由行,所以就特别的自由,也没有非得赶着什么,所以也没有赶很早的车,在里加睡个自然醒,然后漫步到里加汽车站,到了汽车站本来以为很快就可以坐上车,没想到在车站居然大巴车晚点,估计是人太少了,具体也不清楚,总之是浪费了一两个小时在等车上面。大概到了12点左右才走上。
不得不说一下这里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客运站,不是很大,但是也有国际客运,而且吃的特别便宜,车站里面还有儿童画展,真的特别有意思的。等我到达维尔纽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到了车站我没有急着出去找旅馆,而是先填饱肚子,在车站里面就有好多小KAFE,不过立陶宛尽管已经是欧盟国家但是要到2015年才会通用欧元,所以还必须换一下立陶宛立特,所以以后小伙伴们要去立陶宛就可以不用这么麻烦了,一张欧元走遍天下了,O(∩_∩)O哈哈~
立陶宛给我的感觉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很不一样,尽管也都是波罗的海国家,但是这里的建筑风格也很独特,更多了许多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更加的漂亮,不像前两个国家的教堂都是那么的简洁,而且这里的人似乎也要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小了许多,这里的俄罗斯族人口非常少(和另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比)甚至少于波兰人。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为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遭沙俄与苏联的并吞,1990年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
如今的立陶宛,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讲俄语,而且大部分是年纪比较老的人,年轻人都只学习英语了,很少人会学习俄语,除非是俄罗斯族人。由于加入了欧盟,所以最近这些年立陶宛的年轻人几乎都去欧洲其他国家工作了,就好像相对于中国的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一样,因为其他欧洲国家的工资待遇要高好多,所以在立陶宛的时候和很多人聊天,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会有些埋怨说整个城市都快空了,全都走了。
到了酒店简单的休息一下,然后就背上书包拿起相机先来个维尔纽斯初印象,带大家先领略一下这个充满了巴洛克风格的古都吧,照片挺多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大家喜欢
维尔纽斯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拥有变化多样的建筑。历史上的维尔纽斯,曾经是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直到现在,城里的古堡和教堂依然鳞次栉比。维尔纽斯旅游纪念品宛宣布独立以后,冒出大量餐馆、旅馆和博物馆,维尔纽斯居民获得了世界上最好客的名声,例如活跃地参与好客俱乐部。
TOWN HALL 市政厅
已经是傍晚了,而且又阴天,所以出来的人比较少,10月份的立陶宛已经进入秋天了,还是有点凉了。
尽管都不是些名花但是组合起来还蛮漂亮的
舞者
逛到夜幕降临,也折腾了一天了,回去睡个好觉,明天要好好逛。
夜幕中的市政厅非常漂亮
有500年历史的圣三一大教堂
维尔纽斯的教堂真的是太多了,几乎是50米一个
公里数指示牌
黎明门又称日出门,是维尔纽斯古城门,建成于1522年,起防御作用。1671年天主教士在城门上修建了一所小教堂,以供奉圣母玛利亚像,传说中该圣母像具有非凡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