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意林·小文学》的读者说说文学创作

(2013-07-26 20:06:44)
标签:

写作

技巧

意林小文学

文化

分类: 说话

提问者:素禾

Q1、描写是在写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能简单地跟读者谈一下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吗?

    描写,是体现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感染人,是因为它所表达的故事、塑造的人物、表现的景物等,不是干巴巴的,而是丰润可感的。通过细致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其实这也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美感的熏陶,这种体验和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是一样的。

 

Q2、您的作品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描写,特别是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方面,常常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呢?

细致的观察来自敏感细腻的心。一个人对周围事物产生精微和复杂的感受,本质上是因为他(她)的心灵受到了触动。纯文学的核心是真情实感,这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东西。因此,如果要掌握一手高超的心理描写或者细节描写的技巧,还是要学习如何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不过,这是可以训练的。在平日的生活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细细地观察一片叶子,一丝空中的游云,一个在路边缓慢行走的人,一只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时驻时飞的小鸟……然后,学习详尽地记录。你会发现,原本熟视无睹的事物原来可以有那么多内容可以言说;有那么多风景值得让你驻足观看。其实,万物有灵。对于一颗感受麻木的心,这个世界是死气沉沉的;但对于一颗具有灵性的心,死水一潭的世界依然可以生机勃勃。

 

 

Q3、在写作过程中,描写是个技术活。优秀的描写能让读者觉得自然、饱满、熨帖,但是不优秀的描写,常常会让读者感到累赘,感到矫揉造作。您无疑是描写中的高手,您觉得如何在写作中将描写运用得恰到好处呢?

    要做到恰到好处,就一定要顺乎自然。换句话说,一定是因为你有真实的体会需要抒发,是出自行文流淌中的一种表达的冲动,而不是为了炫技而写。其实写作文也像一条河流,河水的流向正是情感的流向,只要顺心而写就好。千万不要刻意。

 

Q4、您会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吗?这些来源于真实生活的体验对您的创作是否有所裨益?

当然。我的作品中的故事不完全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但一定是融入了我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以及我最真实的情感。即便写的是完全虚构的历史题材,或者幻想题材,其中依然融入我的真情实感,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是我能够想象并体会的。因此,我觉得,所有的文学作品本质上都是“回忆”——作品中的事件未必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境遇一定是基于作者自己的“回忆”。

 

Q5、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离开描写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往往也会有艺术的虚构,会用到虚实结合的手法。您能给我们聊一下虚实结合的运用方法吗?

     虚实结合,是考验创作者功力的一个标志。对初学者来说,可以从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入门。当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后,可以尝试虚实结合的做法。

 比如,我的《1937·少年夏之秋》,写的是七十多年前我从未经历过的生活。我一方面需要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尽力还原和想象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这是虚构的;另一方面,小说中所体现的亲情、朦胧的初恋情怀等,却是我熟悉的,某种意义上,这又是真实的。

还有我的近作《像你这样一个女孩》,其中的主人公邓先子有着生活中的原型,她的故事几乎完全是真实的。但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骆驼,则是虚构的,在生活中或许能找到原型,但她身上发生的故事,却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小说的主要功能还是讲故事,故事有脉络,必须符合一些基本的艺术规律,来源生活的材料只能作为原始的素材,是支离破碎的,它们要成为完整的引起读者心灵触动的故事,必须要经过作者的想象和艺术加工,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审美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