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意林·小文学》的读者说说文学创作
(2013-07-26 20:06:44)
标签:
写作技巧意林小文学文化 |
分类: 说话 |
提问者:素禾
Q1、描写是在写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能简单地跟读者谈一下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吗?
Q2、您的作品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描写,特别是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方面,常常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呢?
细致的观察来自敏感细腻的心。一个人对周围事物产生精微和复杂的感受,本质上是因为他(她)的心灵受到了触动。纯文学的核心是真情实感,这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东西。因此,如果要掌握一手高超的心理描写或者细节描写的技巧,还是要学习如何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不过,这是可以训练的。在平日的生活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细细地观察一片叶子,一丝空中的游云,一个在路边缓慢行走的人,一只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时驻时飞的小鸟……然后,学习详尽地记录。你会发现,原本熟视无睹的事物原来可以有那么多内容可以言说;有那么多风景值得让你驻足观看。其实,万物有灵。对于一颗感受麻木的心,这个世界是死气沉沉的;但对于一颗具有灵性的心,死水一潭的世界依然可以生机勃勃。
Q3、在写作过程中,描写是个技术活。优秀的描写能让读者觉得自然、饱满、熨帖,但是不优秀的描写,常常会让读者感到累赘,感到矫揉造作。您无疑是描写中的高手,您觉得如何在写作中将描写运用得恰到好处呢?
Q4、您会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吗?这些来源于真实生活的体验对您的创作是否有所裨益?
当然。我的作品中的故事不完全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但一定是融入了我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以及我最真实的情感。即便写的是完全虚构的历史题材,或者幻想题材,其中依然融入我的真情实感,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是我能够想象并体会的。因此,我觉得,所有的文学作品本质上都是“回忆”——作品中的事件未必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境遇一定是基于作者自己的“回忆”。
Q5、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不离开描写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往往也会有艺术的虚构,会用到虚实结合的手法。您能给我们聊一下虚实结合的运用方法吗?
还有我的近作《像你这样一个女孩》,其中的主人公邓先子有着生活中的原型,她的故事几乎完全是真实的。但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骆驼,则是虚构的,在生活中或许能找到原型,但她身上发生的故事,却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小说的主要功能还是讲故事,故事有脉络,必须符合一些基本的艺术规律,来源生活的材料只能作为原始的素材,是支离破碎的,它们要成为完整的引起读者心灵触动的故事,必须要经过作者的想象和艺术加工,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