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健灵
人是否需要读书?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有人会说,
只要一个人学会了识字书写,他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飞跃。他可以接受上一辈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了解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接触到从未谋面的人的思想,生活圈子在倾刻间就变得非常广阔了。不仅活在当时当地,而且也活在无限的时空与无尽的历史里。即使他的肉体随着时光的变化而衰老消亡,精神却可以长存于自己的文字之中,传诸后世。比起那些不懂读书识字的人来,他们的生命更加长久,也更有价值。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只晓得快乐,人还能够感受幸福。这恐怕是一种高境界的幸福。
当然,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理由。
我说说我自己的理由。
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人生有限,阅读,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它给了生命更大的广度,尽管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生命。
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你的想象也只是一个想象。但是,读书,却可以让你获得更丰富更广阔的思想、感觉和想象。“你掌握的知识越丰富,你的天地就越自由。”
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也许表面上有着天壤之别。例如,昆虫的天性和宗教哲学有什么关系呢?一首诗或那首诗与一段复兴史或一场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生平与一个民族的兴亡有什么关系呢?从表面上看,许多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的物质,那是从一个泉眼里涌出来的溪流。昆虫的天性是对生命初始的一种诠释。抒情诗或讽刺诗,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爱情和报复时的两块燃烧的木炭。民族的复兴或革命,是千百人心中生命波涛的汹涌。伟大的个人的生平,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展示。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大海中相会。
读书就是这样把一个渺小的人从溪涧引向浩瀚的大海。
除了这些个好处,读书的好处多多。比如,读书可以让人安静,逃遁喧闹、浮躁、功利、痛苦、绝望、尔虞我诈……比如,读书还可以拯救心灵;比如读书让你在清贫时体会幸福,让你的困厄时充满希望……你们也许会说,你说的这些离我们太遥远,我们连课本都读不过来呢!那么,我要告诉你们,读书是给一个人的将来打底子。将来无论你是什么名校毕业,无论靠多少世界名牌武装自己,读书(当然是课本以外的书)不多的人仍然可能是个没有底气的人,人格不完善的人。
一个人活着最怕的是灵魂没有任何收获。如果能和你们分享读书的经验的话,我想说两点:
要多读纸质书,多读经典,不要被时下流行的畅销书牵着鼻子走。网络和影视的冲击太大了,我并不反对影视和网络,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捷,同时也造成了遗憾。浮躁,静不下心,喜欢视觉冲击,再也品尝不了白水青菜的滋味。读纸质书,有电子书无法比拟的质感,阅读的心态,安静、从容、优雅……如今的出版很兴旺,但是好书太少了,商业运作压过一切。编辑和作者的责任感似乎都在淡化。在这个时候,读书的人需要一双明辨的眼睛,保险的做法还是读旧书,经典的书。人生最初阶段的读书趣味和品味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趣味,千万别在小的时候就败坏了自己的趣味,变成一个低俗浅薄的人。
读万卷书,不要挑“食”,要做“杂食动物”。别把自己读成一个书呆子,要边读书,边思考生活,融入你周围的世界。不要让我们书橱里的书因为得不到手的温暖而感到寂寞,也不要因为有了书的陪伴而关闭了自己和世界交流的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