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里话童年
作者:刘长锋
年三十儿,把去年买的电子鞭炮拿出来试试,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倒也清脆,心里盘算着今年过年又可节约一笔小小开支了。猪肉分量减半,白菜贵过历年,萎缩势里迎大年,听取涨声一片。这年头,还是能省一点算一点,毕竟能持续暴涨的不是工资也不是身价。
一阵小小窃喜之后,忙活着逛花市、置办年货、贴对联,一忙起起来就把“熊小孩”忽略了。看到我插电开开关,儿子趁乱照猫画虎也捣鼓起来。捣鼓就捣鼓呗,孩子不怕没人教,就怕不让瞎捣鼓。“熊孩子”捣鼓他的,我忙我的,大家倒也相安无事,省了说说叨叨互相拌嘴。熟料这一捣鼓不打紧,待咱这屌丝老爹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放鞭炮时,昨天好好的电子鞭炮一下子从噼里啪啦的周立波,变成了一言不发娇滴滴的俏媳妇,任凭你咋戳弄就是不吱声,只有微微闪动的灯,像羞红了的小脸蛋。真是个“熊孩子”啊,大过年的扫老爹的幸。
鞭炮声对男孩子的诱惑就像鲜花对女孩子的诱惑,有些时候是天生的。儿时过年放鞭炮,家里经济条件差,每次最多也就放五十响、一百响的,往往还没听过瘾一下子就放完了。放完了想再放,父亲总是严肃地说,放一下就行了,放那么多干啥,剩下的一挂还要等到“破五”放呢。那时候悻悻的“熊孩子”是我,这不让放鞭炮多没意思啊。但是“熊孩子”们有应对的办法,一帮子小家伙们东家跑西家,火眼金睛、海底捞针,在垃圾堆里一个一个找寻那些没有引爆的鞭炮。炮捻子长的,就点一炷香或者问路人要一支香烟,一个一个点着放。炮捻子短的,或者压根都没了捻子的,往石头上一放,找个榔头狠狠一敲,也是劈啪一声。再或者,直接扭开把火药装在链条枪里,扳机一扣,那就更过瘾了。条件虽然艰苦,但是鞭炮声能从年初一持续到正月底。
在零零碎碎的鞭炮声中,“熊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春节;在零零碎碎的鞭炮声中,“熊孩子”长成了另一个“熊孩子”的爹。每逢春节,“熊孩子”他爹一点点童心总是未泯,喜欢放点鞭炮过过瘾。但是“熊孩子”他爹守法,政府说不让放咱就老老实实不干偷鸡摸狗的事儿;“熊孩子”他爹心软,看到雾霾压城,心想即使政府允许放,咱也不忍心再噼啪了。
然万般思虑,过年总要有年味,尤其是在年味愈来愈淡的城里,更得给现在的“熊孩子”找点年味儿。于是退而求其次,买了电子鞭炮滥竽充数。熟料电子产品这玩意儿好虽好,但经不起折腾,一有问题就彻底玩完。就像这电子鞭炮,相对环保低碳,而且可以一直放,但说哑了就哑了,不但扫了老爹的幸,连儿子这个年似乎也过得没滋没味了。好就好在,此时的“熊孩子”们不比彼时的“熊孩子”们,能供他们娱乐的更多。不一会儿,“熊孩子”就忘了没鞭炮的扫兴,乐滋滋地抱着学习机玩字母连连看了,唯独可怜了咱这老“熊孩子”,只有老老实实坐电视机前给央视做贡献的份儿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