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完《洛杉矶时报》,深深爱上了炒河粉

(2010-01-16 06:54:50)
标签:

炒河粉

《洛杉矶时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本文刊于1月16日《羊城晚报》

看完《洛杉矶时报》,深深爱上了炒河粉

作者:刘长锋

    活跃于广州各大早餐宵夜排档的炒河粉,近日被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评为年度十大食谱的冠军。对于这样一项“誉满全球”的美食,不少市民却不知道这是广州土特产。对此,有关非遗专家认为,沙河粉应该作为广州的名片重点擦亮。(《南方都市报》1月15日)

    说来也巧,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广州的北方人,我竟然与远在美国的《洛杉矶时报》不谋而合,喜欢上了广州本地的著名小吃炒河粉。不知道《洛杉矶时报》、《洛杉矶时报》网站的评委们吃过多少炒河粉,但我敢打保证,他们绝对没有我吃得多。原因很简单,在酸辣味里长大,对于粤菜甜甜淡淡的味儿很是不习惯,所以常常导致我外出就餐吃粤菜时,饿着肚子回家吃泡面。但有一个例外,除非桌上的主食里面有炒河粉。

    按说这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把年度十佳美食的冠军,“光荣”地授予广州本地小吃炒河粉,这该是一件好事,无论是对炒河粉本身还是对于提升广州的国际形象。我们都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毕竟人家没有说咱啥不好,而且还免费给咱做广告。这等好事,咱没啥理由不举双手双脚表示欢迎。

    正像我心头的窃喜,这不,有人比咱还要兴奋。广州市有关专家看到这则报道,似乎好像看到了耶稣再世、菩萨下凡,那股子冲动劲儿,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个打鸡血的年代。据报道,广州市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某负责人就激动地表示:作为一个品牌,这次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是很有必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

    看到这里,我就感到纳闷儿了。咱是一个粗人,对于保护的理解往往停止在浅层次的字面意思上。按我的理解,所谓的保护,往往是对濒危的,或者有面临灭绝危险的某种东西采取的特别措施。比如说,故宫,就那一座,没了就没了;比如说,大熊猫,全世界就那么多,一不小心就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但怎么就弄不明白,炒河粉这玩意儿,从大街小巷的宵夜摊到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几乎无处不在,非但没有“灭绝”的危险,而且几乎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种类、品色等等,都有不同的特色发展。

    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不难猜到这位负责人的本意。为什么炒河粉要申遗?为什么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要到这个时候提出来?原因很简单,得到了“国际”认可,拿到了“国际大奖”,说简单点,就是得到了“洋大人”的认可。说起专业知识,我自叹绝对比不上这位负责人。我们掰起指头来数一数,不说全国各地,单就广州本地的传统小吃,也真的是琳琅满目,多到数都数不过来。无论是色香味哪一方面,远在炒河粉之上的比比皆是,尽管我本人并不习惯那种口味儿。对于这些,这位负责人不可能不比我更明白,不可能没我知道的多。但是何以一下子就拿出来炒河粉来说事呢?大家一看就知道。

    洛杉矶时报毕竟只是一家报纸而已,洛杉矶时报网站毕竟也只是一家网站而已,其评选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其也远非什么专业的国际食品类博览会,其排行榜有多大代表性,有多少权威性,傻瓜都知道。但正像专家们喜欢“国际刊物”,企业家们喜欢“国际奖项”一样,有人偏偏喜欢拿这玩意来说事,有这种癖好,咱有啥办法。所以只能姑妄听之姑妄言之吧。

    但是话又说回来,爱吃炒河粉是我的本性,炒河粉又便宜又便利,到处都可以买到。咱喜欢吃还照样要吃,毕竟咱自家的肚子远比哪帮人的嘴皮子要紧。而且现在倒好,人家认定是年度十佳美食的冠军,咱想不吃都不行了,吃了或许还能得点啥彩头呢。当然了,既是喜爱,即使被他们评为十大最差食品,照样不会倒咱的胃口,该咋吃还咋吃。只是呢,既然专家们这么起劲,这么兴奋,那咱也不妨跟着起个哄:不看《洛杉矶时报》倒好,看了之后,咱真的真的真的是爱上了这炒河粉,想不吃都不行了。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100115/00126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