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区大修博物馆,真是“不差钱”?

(2009-03-24 05:53:00)
标签:

博物馆

灾后重建

医疗卫生机构

资金缺口

轻重缓急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本文刊于3月24日《东南商报》

灾区大修博物馆,真是“不差钱”?

作者:刘长锋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方案获得通过。据悉,博物馆占地27平方公里,投资23亿元,县城整体作为遗址区,博物馆设在任家坪。届时,游客可通过地面交通、水上游线及空中索道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天府早报》3月23日消息)

    修建一座地震博物馆,对失去的人们表示哀悼,让生还者不忘灾难,牢记教训,可以说很有必要。而从另一方面讲,修建地震博物馆,以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理解为灾后重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当地政府积极筹措修建地震博物馆,无论如何都不应抱有质疑乃至批评的态度。问题的关键是,与事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恢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投资相比,地震博物馆的建设,是否可以喧宾夺主?

    根据3月3日四川在线消息:记者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资金总缺口约63亿元,截至2月27日,全省在建及竣工项目522个,占规划的12.65%,工程进度相对缓慢。灾后重建的规模之大以及任务之重显而易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政府宣布投资一次性23亿元建设一座地震博物馆,似乎多少有些轻重缓急不分,也很难让更多的人接受和理解。

    仅仅只是医疗机构的重建,资金缺口就达63亿,诸如交通、通信、电力、供水、校舍、民居等等基础设施,不说发展,即使是恢复到原有正常状态,其难度可想而知,资金缺口也绝不是个小数目。一方面,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团体与个人,纷纷解囊捐款捐物,真心实意地帮助灾区重建。当地政府也在不断“呻吟”,诉说重建之难。一方面,对于修建一个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旅游配套项目,却似乎丝毫不见一点作难的意思,大笔一挥,23亿似乎根本就不算什么,很有点“不差钱”的感觉。如此对比,很难不让人感到心寒与气愤。

    一个饿肚子的人,别人好心施舍你一点钱。拿着别人的善心,不想着去买点种子或者先填饱肚子,解决实际问题,却拿去先买瓶脂粉回来,打扮臭美一番。个人形象固然重要,可比起饿肚子来说,如果连基本的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岂不悲哉?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9/0323/09/5534H7AH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