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对“户籍统一”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2008-09-26 18:28:53)
标签:

户籍统一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请对“户籍统一”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作者:刘长锋

    从今年10月1日起,嘉兴市将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分类管理模式,全市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市民居民户口簿上不再标注“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户别栏统一填写为“家庭户”或“集体户”。(中新网9月26日消息)

    对于一直以来延续的城乡二元化社会体系,浙江嘉兴市 的做法,无疑具有积极的破冰意义。正像嘉兴市公安局副局长姚钰明所言,嘉兴的做法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制度上的平等”。嘉兴市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对于改善当前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其典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对其保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仍不能不有诸多的思考和疑虑。

    首先,实现农转非,失地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如何解决。根据该市的政策,“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以宅基地置换房地产这个主意显然不错,有了住的地方,也有了保险。但这些显然并不是生存最关键。支撑生活最基本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失去土地后,如何让他们有适合自己的职业,自谋生路,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社会分工日趋精密化的当今时代,不少原来的“城市居民”都不得不面临失业或者二次就业的艰难选择,更何况这些专于伺弄庄家的新居民?

    其次,如果城乡一体化顺利实现,那么有限的城市资源能否避免崩盘的危险。很显然,就目前国内各地的情况看来,各地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分配不均或者短缺的情况。如何保证有限的城市资源能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增人口,而农村原有的各类资源也不至于闲置浪费,避免出现一边挤破头,一边门可罗雀的尴尬,这都是城市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户籍不存在区别了,但实质性的城乡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缩小实质性的城乡差距,尽量减少或者避免频繁的人口流动,这更为关键。

    消除户籍上的差别,是实现平等的第一步。所有制度性的东西,其基本的出发点,不外乎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捍卫人类共同的尊严与生活。当地率先打破户籍差异,确实值得期待。但解决基本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避免过于频繁的人口流动给城市带来冲击,以及农民失地后面临的基本生活困难等诸多的衍生问题,政府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应对方案在先。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体现户籍改革的现实意义。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0926/12/4MP1PMHL0001124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