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与秩序的对接处,娄继英们何去何从?

(2008-06-03 19:32:2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娄继英

秩序

道德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本文刊于6月7日《民营经济报》

道德与秩序的对接处,娄继英们何去何从?

作者:刘长锋

    在医院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女医生前往四川灾区做医护志愿者,回来后被单位通知办理离职手续。昨日,女医生娄继英表示,她将在与律师协商后,提起劳动仲裁。(《重庆晚报》6月3日消息)

    女医生娄继英的遭遇,实在是一个不易破解的难题。作为一个道德模范,娄继英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热情和爱心,无疑很令我们感动,我们无法不对她的行为肃然起敬。但话又说回来,我们不妨按照一位网友的推论来解读这个问题。一位坚守阵地的士兵,看见别人冲锋陷阵,也不由得热血沸腾,于是丢下自己的阵地冲向敌群。几个回合下来,倒是杀了不少敌人,但是作为其基本任务的阵地却因此而丢失了。在这样一个语境下,显然个人英雄式的冲锋陷阵非但不值得,而且是纪律所绝不允许的。

    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繁杂的组织体系,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部件或者螺丝钉。经过有序的安装组合,机器才能有效地运转并产生最终的效益。所以每个零部件都必须遵循整台机器运行法则,唯如此,才能发挥组织的更大作用和效益,也唯如此,才不至于失去秩序而陷入混乱,这就是基本的社会准则。娄继英在没有得到院方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奔赴灾区,尽管她可能在灾区做了不少的实际工作,但是对于医院这个大机器来说,其无疑是破坏了运行的法则和秩序,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对于娄继英的做法,我们其实并不难理解。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可能还有更多的娄继英。这些娄继英们也是满怀豪情,期冀能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去,以实际行动为灾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是在纪律和秩序的约束下,他们选择了秩序和纪律,而并不是像娄继英一样,置纪律和秩序于不顾,以道德颠覆了秩序和纪律。正因为在她内心的对决中,道德战胜了秩序,所以她受到了来自秩序的惩处和问责,院方采取了了令其离职的处理决定。

    社会是一只风筝,秩序是基本的骨架,而道德是粘附在龙骨之上五颜六色的彩纸。二者缺一不可,少了哪个,风筝都不成其为风筝,更不可能飞上天去。尽管娄继英事件只是一个相当偶然的个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秩序和道德衔接处的碰撞和撕裂。在道德和秩序面前,娄继英们到底该何去何从?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就在于秩序和道德的衔接处,融合与对接仍然没有达成默契。或者是龙骨的弯度过硬,或者是彩纸的尺寸过短,二者无法达成有效的对接,所以出现了撕裂和尴尬。尽管这种对抗与冲突看起来受伤的是当事者,但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来说,却不能不是个提醒。

    让有爱心和道德高尚的人,因为义举而遭受到来自秩序严厉的惩处,对于当事人来说,并不见得是多么公平的,但是秩序和纪律又不能维护其基本的权威与尊严。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对立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们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契合点,比如以社会法规的形式明确,在特殊情况下,特事特办,可以适当以道德贡献决定来处罚的量与度,以其基本贡献适当抵消部分过失,唯有如此,才可以不伤害到到的模范,又可以有效维护秩序的尊严。使娄继英们也不会做了贡献又受伤害,也不至于使秩序的维护者们赶到为难与尴尬。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80603/00016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