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长锋
刘长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18
  • 关注人气:2,6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汉服的卖柑者

(2008-03-27 17:31:05)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汉服

礼貌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本文原载3月28日《贵州都市报》
穿汉服的卖柑者

作者:刘长锋

    打着文化的旗号搞复古,可以说近年来是甚嚣尘上,愈演愈烈。很多在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被一棒子打死的东西,如今反倒成了香饽饽,成了某些人借以炒作出名和捞取各种利益的绝妙法宝。如果说当年保皇复古的那些人是封建的“卫道士”,那么,时下出现的更多的却是 “伪道士”而并非“卫道士”。“卫道士”是自己脑子里有货,并拼命了去捍卫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而现今的“伪道士”则显然蹩脚了很多。

    根据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27日消息:昨日下午,由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学生联合会等联合举办的“郑州青年有礼了”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10个身穿汉服、头戴汉帽的男生和10个身穿粉色汉服的女生一起,演绎了传统礼仪,包括鞠躬、问好等。据团市委书记高京燕介绍,活动将持续三个月,由国学、传统礼仪等老师组成的讲师团,将于4月份在中学、大学开15场讲座,教学生学习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等文化。

    这场声势浩大的所谓“郑州青年有礼了”活动,在我看来,不过是又一出闹剧而已。为什么我认为它是闹剧,就在于其颠倒了一个根本性的东西,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很显然,在主办方的思维定势里,衣着服装依然是判别人的基本标准。大家都熟悉的假洋鬼子形象就是如此。带着副金丝眼镜和大礼貌,拄着文明拐杖,看起来颇有些有文化的架势。但是一张口就马上露馅了,脏话粗话脱口而出,你说一加一他就回答等于四。文明礼貌是一种素质,是内在的素质与涵养,而光鲜的衣着只是外表,是表象,二者是很难划上等号的。

    我们不能说汉朝没有礼仪,但是我们更不能据此说就历史上的其他朝代就没有礼仪了。事实上恰恰相反的是,大一统的封建礼仪经过秦朝短暂的萌芽,到汉朝也才仅仅只是一点皮毛而已。而如此奉汉服为圭臬,以穿汉服来倡导文明礼仪,显然是避重就轻了。况如此,如真要学习古代礼仪,以奇异的服装来唤起大家学礼仪的兴趣,岂不是各个朝代的衣服都要穿个遍?今天汉服明天唐装,到了后天甚至连小脚也裹上了,大辫子也留起来了?

    倡导青年人学习文明礼仪没错,但是如何倡导确实是个问题。素质的培养,其实所谓的大一统式说教,早已被历史的经验证明是相当滑稽的。文明礼貌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需要环境的熏陶和文化的浸染,而不是短训班、速成班,不是大棚蔬菜,不可能也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搞一次两次活动就可以了,更不是穿个汉服、唐装就有礼貌了。如此看来,当地有关部门搞这么一个活动,非但可笑,甚至有些恶俗,只能让人想起刘基先生的《卖柑者言》里的故事。

    新闻链接:http://book.qq.com/a/20080327/00000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