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11月8日《扬子晚报》、11月9日《信息时报》
公款吃喝是近年来的各级政府部门的积弊,不但严重影响了党风政纪的尊严,而且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有数据显示,中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
1994
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2004年为3700亿元,而到2005年公款吃喝竟然达到6000亿,是国防开支的三倍。
对于越来越厉害的吃喝风,各地确实想了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根据腾讯网11月7日消息,河南汝南县对付公款吃喝,想出了一个“妙招”。该县从今年3月开始,不定期组织纪委工作人员与公安干警组成联合小组,带上摄像机,悄悄地前往各大饭店,进行检查拍摄。据说此举的效果非常好,该县公款吃喝的歪风大半年来,得到了有效遏制。
不知实际效果到底有没有当地官员介绍的那样神乎其神,但我们细细思考,其实不难发现,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从根本上来讲,其实恰恰无异于向不正之风示弱。
现场检查拍照,从法律上来讲,很容易涉嫌侵犯当事人的人权。当然,这还只是次要的。但是对于同在饭店就餐的普通民众,显然是一种干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餐。而且还对饭店的正常营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根据记者了解,由于纪委白天黑夜不定时地检查,让整个县城的高档餐饮行业心惊肉跳,在城中心,记者发现县城里相继关门的酒店有很多家,都大门紧锁,门口也都贴上了转让的告示。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同时,对于吃喝,拍摄检查你只能抓到吃喝的现场,但是对于是否公款吃喝,事实上相关部门却很难认证。公职人员下班之后,也是普通民众,也有吃喝玩乐的权利与自由。一帮同事下班后聚餐吃饭,如果是自掏腰包,那也是人之常理,也与党风政纪绝无关系。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进行干涉、拍摄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是不合法的。退一万步,即使是真的公款吃喝,看你检查的来了,人家自掏腰包买单,不拿回去单位报销,你一样难以抓到其涉嫌公款吃喝的把柄。
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和国家执法部门,在党员干部中应该有的是威信和系于党风政纪的威严与威慑力。公款吃喝,无论怎样,都是不正之风。对于不正之风,相关部门的做法应该是严厉督促监管,理直气壮地挺起腰板进行查处和纠正。正邪不两立,党纪部门和政府执法部门,对于不正之风的预防和惩戒应该是一种猫抓老鼠的正常之理,而不是狐狸偷鸡,趁着夜黑。
想出偷拍的笨办法,不管效果如何,但是显然都是把党纪和执法部门置于了一种被动的地位。为了纠正公款吃喝之风而疲于奔命,在某种意义下,正显示出了有关部门对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的无可奈何。而在那些惯于公款吃喝者看来,这恰恰正是相关部门威严无存、办法捉襟见肘的表现。那些惯于公款吃喝者翻身过来,和相关部门玩起了老鼠戏猫的游戏。党纪政纪对于公款吃喝者没了威慑力,相关部门在公款吃喝者的眼中,尊严荡尽,只能“沦落”到靠偷拍来解决问题了。如此看来,这难道不正是有关部门对不正之风的示弱吗?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71107/000487.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