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诤言奖”是为枪打出头鸟埋下了伏笔

(2007-06-26 17:23:43)
标签:

诤言奖

打击

举报

出头鸟

分类: 杂文、时评
         云南省政府官员车志敏称,该省将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最高奖金高达5万元人民币,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讲实话,监督政府工作,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云南诤言奖为常设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中国新闻网》6月26日消息)

    看到这个消息,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为了把反对自己的人一网打尽,那个人摆出一副高姿态。他对下属们说,我要进行一个改革,很想希望听取大家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对于敢讲真话和实话的,我们要提出表彰奖励,给他加官晋爵。摸底出来了,那些说出真知灼见的人们,后来一个一个莫名其妙地就被贬官的贬官,发配的发配,全部一窝端了。这是那个人的策略。

    这是一种高明的阴险的政治手段。但是很显然,我们不能这样来看政府的。对于云南省政府的做法,我们至少应该从进步和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和思量。但是同样,光有脱离现实的希望和充满浪漫情怀的幻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云南省此举,我在满怀期望的同时,不免脑子里产生了疑问。

    敢讲真话,敢讲实话;能讲实话,能讲真话。这是一种社会风气,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原则。但是曾几何时,讲真话成了难事,成了奢望,成了一张考验个人胆略和勇气的试纸。当讲真话和实话的作风,遭遇到来自现实的胁迫和压力之后,到了一种必须要以高额的奖金来鼓励大家说真话和实话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问问自己,到底这是怎么了?正当的权力不能行使,行使自己正当的权力成了一种充满了冒险意味的博弈时,5万元的奖金能解决问题么?

    前两天看江西卫视播放的电视连续剧《使命》,里头有这么一段。看不惯村委会主任大肆侵吞村里卖地款的行为的会计徐子民,在抗争无效的情况下,实名向上级市领导写了反映真实情况的举报信。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第一天送出的举报信,第三天就到了村委会主任的手中。随之而来的是无情的打击和报复,以至于最后被打成了通缉犯而过起了东躲西藏有家不能回的日子。这是电视剧本创作的东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被举报人安然无恙,而举报人被打死致残、被诬陷送入监狱的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一种情况,能站出来说真话和实话,显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和举报,从来就充满了无可预知的风险。即使是偷偷摸摸地向上级反映情况,遭到打击报复也在所难免。以一种公开评选的方式,大张旗鼓地表彰举报人。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可以认为是起到了一种给被举报人通风报信的适得其反的效果。把举报人的堂而皇之地请到台上来,无疑就是告诉那些渎职贪腐的官员和不法分子,看啊,这个人就是那个反映情况的人。枪打出头鸟,这种适得其反的做法,我们无法排除其引蛇出洞的嫌疑。

    对于群众来说,自身的安全显然要比5万元的奖金更重要。5万元对于普通老百姓不是个小数目,但是相对于自身的安全乃至身家性命来说,5万元显然就没有什么诱惑力了。群众监督举报政府官员和政府行为,显然想得到的是合理科学的行政、执法,维护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为了去争那5万元。同样,群众监督举报政府和官员,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安全自由的言论空间,而不是5万元的奖金和一个红本本。因此,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监督体制,给大家提供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舆论空间,这恐怕才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比奖励5万元来得更实在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