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谣言,需要惩治更需要公开

(2007-06-16 11:43:46)
标签:

谣言

惩治

事故

公开

分类: 杂文、时评
 

 

    根据《京华时报》6月16日消息,昨天,北京市应急办会同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规定在建设工程施工发生紧急事故时,临阵脱逃,或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散布不实情况,混淆公众视听,以讹传讹,造成大众对事实真相的误解和曲解。性质轻的,会造成社会不安情绪和恐慌心理,严重的可能煽起群众的仇恨或者敌对情绪,进而引起社会动荡和骚乱。这就是谣言带给我们社会的危害。从这点上来讲,对造谣和散布谣言的,加大惩处力度,以相应的行政规定应对谣言,无疑对造谣者是一种威慑,起到了一种警示的作用,也对惩处造谣者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执行标准。从这点来讲,我们不妨可以肯定北京市这一规定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建设性意义。

    然谣言不是空穴来风,必有它的出处。事件发生后,真相不明,真实情况不能得到及时公布,甚至不能排除某些集体或者个人出于私利而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大众的知情权受限,无法及时了解事实的真相,猜测、估算、臆想就有了市场,于是,谣言就成了大众了解事实的唯一依据。谣言产生的温床就是真相的不清和蒙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带有严重个人感情色彩和添油加醋加工痕迹的谣言,不胫而走,就成了一种必然。

    亡羊补牢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谣言出来后,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然后再惩治造谣者,社会受损个人遭罪,对谁都没有好处。这显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办法,而且很有先陷人于不义而后惩之的嫌疑。如果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及时向大众公布事实真相,让大家及时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不仅可以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慌和骚乱,也自然铲除了谣言产生的根基和土壤。事实澄清,真相大白,不但谣言没有了市场,就连产生的根基都没了。

    据此看来,及时公开事实真相,远比等谣言出来后再抓人更实际一些,更温和一些,也更管用一些。也因此,在制定对造谣者的处罚规定前,先对突发事件的真相公布做个明确的规定,对于隐瞒、谎报事故真相的加大处理力度,使大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的事实的真相,使谣言无法立足或者不攻自破,显得更为必要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