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位深谋远虑的皇帝,北征沙俄,西荡胡疆,威名赫赫,多受后人赞誉。但是此君也有个坏毛病:好大喜功。每年过年的时候,总喜欢请一大帮老头,去他的皇宫吃年夜饭,号称“千叟宴”。后来,他最崇爱的那个孙子,也就是乾隆皇帝,把他爷爷的旧书拾了起来,也喜欢每年搞个“千叟宴”,摆摆排场。
历史总是轮回的,过去的旧电影,只要拷贝在,今天依然可以拿出来重演。根据北京晚报消息,沈阳铁西区政府,今年计划出资300万,启动2007年两节期间“送新衣、送医药、送年饭”活动,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年饭”选择菜谱。根据定出来的菜谱,有基围虾、盐水大虾、红焖甲鱼、香辣蟹、清蒸河蟹、清蒸鲈鱼、葱烧梅花海参、原汁海螺等平日里在大饭店才可以看到的名贵菜,这些都可以由贫困户自己点,完了由政府用专项资金买单。康熙和乾隆,大摆“千叟宴”,即使排场再大,恐怕也不会比这次沈阳的“贫困宴”规模更大,况且在那个时候,这么多的海参,恐怕也是很难有的。从这点来看,如今的沈阳铁西区政府很有“长江后浪退前浪”的架势和气魄,毕竟咱是社会主义社会了,比那封建社会发达先进了很多嘛。
皇帝大摆“千叟宴”,是为了显示浩荡的皇恩,显示皇室的威严和权威。可是作为一级区政府,如此做法,却不知是为了显示哪家的温暖?往年过年,各级政府都上门走访慰问贫困户,送上几件衣裳、几袋米,几桶油或者几百块钱的红包,这基本成了一个惯例。这体现了党和各级政府对贫困户的关心,在大过年的时候,柴米油盐,对于那些贫困户,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至少能有油有肉地过个年,不至于像杨白劳和喜儿一样,大过年的,为点荞麦面发愁吧。可是今年呢,当地政府一“改革”,你这过年的档次提高了,基围虾和海参也吃上了。面对如此丰盛和高档的年夜饭,我们不知道那些贫困户当如何感受,如何下得筷子?今天年夜饭吃了基围虾和海参,政府的责任就完了,责任也尽了。但是到了明天,就不关我们什么事了。我们已经按照规定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你们嘴里了。至于你回去明天早上用什么下锅,那对不起,我就不知道了。
走访慰问贫困群众,每年都有专项资金,这是党和政府关心贫困群众的具体举措之一。尽管如此,每年仍有些地方钻空子,不能保证这些资金和物资的足额到位,总有那么一些仓鼠钻空子。到如今,这些连给都不给你了,这些钱我们掌管着,你来吃饭就是了。吃多吃少,你的嘴巴和肚子也就那么大。定这么多酒席,中间有多大的空子,有多少的回扣,这个是暗帐,但是到最后报帐的时候,300万却肯定是一个子儿也不会少的,捞肥水的人肯定不能排除和避免的。可是对于那些贫困户来说,这多少就有些窝心和尴尬了。平日里缺吃少穿的,甚至有的饥一顿饱一顿的,突然一下子吃上了海参。或许吃上一个海参两个虾蟹,也许可能就是一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领导们红光满面,脸上带着比菩萨还慈善祥和笑容,在前面大发一通激动人心的演讲和祝酒词,绕着场子走两圈,和大家握握手、碰碰酒,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面孔,很有些皇帝老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可是对于那些贫困小百姓来说,虾也吃了,海参也吃了,这个年夜饭热闹,但是吃完了之后呢?回去躺在床上,可能要翻腾一整夜了,可能整整一个夜晚都要在嘴里和心里咂摸这这其中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