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生命中的精灵》——原始的李宗盛

标签:
生命中的精灵知识份子滚石唱片民歌李宗盛台湾娱乐 |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
专辑:生命中的精灵
艺人:李宗盛
厂牌:滚石唱片
时间:1986/01/23
评分:★★★★★
台湾乐评人马世芳曾经将这张李宗盛的首张个人专辑,称之为他最好的作品,并以“义无反顾、坦荡诚实”八个字,确定这张专辑甚至对于李宗盛其它作品的独一无二之排它性。以李宗盛曾经的江湖地位和在他身上多如繁星的光环而论,这个评价似乎不像是在说这张专辑好,反而倒是在说李宗盛除此以外的作品不好。其实,这实际却涉及到一个从什么角度来听李宗盛的问题,是一个歌手?词曲作者?还是一个制作人?
习惯上,人们总是会先把李宗盛当成一个优秀的创作人,然后就是一个出色的制作人,最后才会提及他是一个歌手,这是一种在商业机制下个体分工的细致分类,但却很难区分出李宗盛作品中理想与事业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抛开那些职业身份的定位,真正的李宗盛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为自己写歌的李宗盛,一个是为歌手和歌迷写歌的李宗盛。但这一切却并非是以是否是李宗盛原唱来界定,因为李宗盛在早期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无论是最终给谁唱,其实唱得都是他自己;而越到后来,即使是一些由他自己来演绎的作品,事实上在表达自己时,也已经开始显得迟疑、遮掩,这也就是马世芳所说的不再“义无反顾”和“坦荡诚实”了。
《生命中的精灵》是台湾流行乐坛的民歌时代由菁菁校园深入市井巷陌的标志专辑。由于此前台湾民歌时代的中坚,都是由大学校园里的未来精英们组成,因此也让台湾早期的民歌运动有着极其浓厚的人文气息,或是黄河青山或是风花雪月,无论是乡愁还是爱情的题材,最终总是会导向知识份子式的多愁善感。其实,何止台湾民歌运动,回想一下十几年后的内地校园民谣,除了高晓松(这还是因为高晓松流浪的经历造就开阔的眼界使然)曾经写过一首算是深入民间的《上班族》之外,那个时期像郁冬、沈庆、逯学军和金立等校园歌手创作的作品,几乎都像是一首首青年知识份子写成的浪漫诗歌,那里面有太多象牙塔的味道,神圣、庄严、文艺之余,却很难让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产生共鸣。
也许是自认自己没有同时代许多民歌手那样的文学底蕴,又不具备像罗大佑那样哲人般的深邃思想,因此看起来有点憨厚的李宗盛,反而能够踏踏实实的站在一个平凡人的角度,来写一些最普通不过的歌曲。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李宗盛正是从当时台湾音乐人最不愿意开拓的小市民心声领域,建立起自己的风格基础,然后是艺术上的成熟,直至影响到了一个时代台湾流行音乐的进程,毕竟流行音乐还是大多数人的专利。
从初版《生命中的精灵》的8首作品中,对李宗盛创作最强的体会,莫过于言简意赅,只要不是文盲,基本都能读懂他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在这些作品中,感性是李宗盛创作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他倒未能免俗。不过,李宗盛的感性更在于他并不掩饰自己那种直抒胸臆式,因此在他的作品里,很难听到华丽的文学技巧,而是完全以干净利落的第一人称我,撑起了所有作品的主题与主角。《开场白》的平静淡然,在当时几乎让人怀疑李宗盛究竟是来唱歌的还是来聊天的,没有主题、没有口号、没有情节,没有起起伏伏的悲喜哀愁,由短短53个汉字组成的歌词,让旋律都无法由伸展副歌的可能,却照样能将一份温馨的包容之情唱得一清二楚、直截了当。
而同样是情歌,李宗盛在《你像个孩子》和《如果你要离去》里,则又显示出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字和词,达到一种非常天然的韵律,让人既可以享受汉语言文学的乐趣,同时起点还不用太高。也正是这种生活化的词句的运用,才让李宗盛的作品听起来特别亲切,也没有那种生搬硬套以求强压韵的牵强。《没有人知道》和《一个人》虽然写的同样是一个理想青年在挫折和坚持之间的矛盾,而李宗盛的特点又在于他所表现出来的感想,一点都不伟大和宏大,像在《一个人》里,他甚至只提出了若干苦恼的问题,而不求任何解答,这倒反而让他的作品,因为没有知识份子特有的较劲和功利,而为更多大众所接受。
《寂寞难耐》则是整张专辑最不能忽视的一首作品。半念半唱的旋律,一下子就让李宗盛在歌手群中显得格外的突出。他在这首作品里,更将个体的经验和社会小人物众生相完美结合的风格,表现得一气呵成。再次需要提及的是这首几乎纯口语的作品,李宗盛却依然能够将韵从头压到尾,朴实自然之余,又听来特点流畅和顺耳,这一点也只能用天赋这样形而上的概念做解释了。
整张专辑均由当时台湾首屈一指的编曲大师陈志远操刀。而陈志远在本张专辑里的表现,也显示出一位一流编曲大师才能达到的境界,就是让人“忽略”了编曲。无论是《开场白》恬静的箱琴,《寂寞难耐》里用爵士乐表现出的无所事事,还是《一个人》先民谣后摇滚的参差模式,不仅都是那么恰如其分,亦让人以为这些编曲是生来就这么和李宗盛的创作一起出现的。除了陈志远,这张专辑中还附赠了一个未来之星,虽然由于滚石唱片对于早期作品文案上的简陋,让人无法得知太多有关这张唱片的参与人员信息,但《生命中的精灵》、《没有人知道》等作品中不停响起的清亮的男声,却还是让人一下子就知道这是童安格干的好事。一个和声歌手都能拥有如此之高的辩识度,那就是那个时代歌迷的幸运之处。
这张专辑在推出后,虽然是以《李宗盛作品精选1·生命中的精灵》为命名,但人们很快地就将它简化成为《生命中的精灵》。进入90年代后,台湾滚石唱片也以CD为格式再版了这张专辑,并收入了同时期的李宗盛的5首作品。除了唯一一首独唱曲《17岁女生的温柔》外,其余四首则均为合唱歌曲,包括了与周华健合作的《我有话要说》,与黄韵玲合作的《鲸》,与张艾嘉合作的《爱情有什么道理》,和与潘越云合作的《旧爱新欢》,虽然买8送5的模式很实惠,但在无形中也破坏了原作整体一气呵成的效果。
这张专辑在1990年,也曾经以卡带的形式被引入内地,并加入了李宗盛1989年推出的《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的一些作品,也正是这一组合,让许多内地乐迷混淆了李宗盛一些作品面市的先后次序,公路女士所著《遥远的乡愁》一书中,就曾经将《和自己赛跑的人》当成是《生命中的精灵》里的作品,这又是一次引进版多事故的传统中,对内地乐迷记忆造成伤害的铁证。
文/爱地人
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