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停建阅江楼的真正原因
(2009-08-30 23:57:21)
标签:
河北解放阅江楼南京朱元璋原因日食太阳黑子紫微宫杂谈 |
在一张明朝绘制的《南京城市图》上,西北位置清晰地标注着一座叫做“阅江楼”的建筑。但600年来,却从未有人见识过这座楼的真实面目,后人只能从两篇《阅江楼记》中去想象他的绝代风姿。更为人所惊奇的是,为此楼做记的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都是因为有了著名的诗篇才蜚声海内外,而阅江楼也正是因为这两篇《阅江楼记》,才会被世人关注。一个皇帝为一座楼做记,而且一写就是两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600年来,只有两篇“记”,却从未有这座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岳,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决定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朱元璋还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朱元璋在写了楼记、打了地基后又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在他的《又阅江楼记》中说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该缓一缓。
其实这些都只是一种借口,停建阅江楼另有所因。
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明确地说出了建阅江楼的原因:今以斯山言之,空其首而荒其地,诚可惜哉。况斯山也,有警则登之,察奸料敌,无所不至。狮子山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在此建楼有助于观察敌情。由此看来,朱元璋建阅江楼的主要目的是出于军事防御。所以他对这座楼非常重视。
于是,阅江楼开始兴建,但没多久,也就是洪武七年(1374年)二月初一,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情。光芒四射的太阳,突然间产生了一个缺口,慢慢的缺口越来越大,最后太阳居然消失了。尽管没过多久,太阳慢慢露出了云端,但是这一景象却久久萦绕在朱元璋的心头,成了朱元璋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让他十分不安。
中国古代的帝王,最怕出现的天象就是日食,星占学的理论认为:日食,无道之君当之。
公元1374年,彼时的朱元璋颇有雄才大略,他又怎肯落下一个无道之君的骂名呢。《明史》中还有这样一处记载,洪武二年十二月甲子,日中有黑子,七年二月庚戌至甲寅,并如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洪武七年二月的14日到18日,太阳中有黑色的斑点。古人把太阳与君主联系在一起,太阳的各样变化都被视为与君主的品行有关,并且预示吉凶。日食乃无道之君的征兆,而太阳黑子则是臣废其主的征兆,洪武七年二月的天空极其诡异,月初有日食,月中又连续5日出现太阳黑子,这样的天象让朱元璋终日惶恐不安:上天一定是在对自己暗示着什么。
除了日食和太阳黑子,这一个月内还出现了“流星侵入紫微宫”的天文现象,紫微宫代表了天地所在的位置,玉皇大帝住的就是紫微宫,地上的皇帝所住的就是对应的明皇宫,朱元璋住的明皇宫据说是模仿了紫微宫建造的。因此出现了“流星侵入紫微宫”的异常天象后,表示了对皇权的不利。这个天象的出现,皇帝要自我反省。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认为,一定是自己建造阅江楼的举动触犯了神灵,所以上天才会如此频繁的警示自己。因此,朱元璋总结出一句话:罢不及之物,就是赶紧停下不是很紧要的事情,也就是当时正在兴建的阅江楼。
我们看《明实录》和《国榷》记载,其实除了上边提到的异常天象外,当时的五十多天来,南方地区的苏南、镇江、苏州一带还出现了灾荒,因此当时大明的国内情况也不是太好。因此,朱元璋为了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个有道之君,决定停建已经建了地基的阅江楼。
朱元璋的《又阅江楼记》中的“即日惶惧,乃罢其工”,就是对天象的恐惧,这也正是阅江楼停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