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学生一听说“性”就尖叫
(2008-12-09 16:36:10)
标签:
中学生性文化生理冲动性教育教育 |
分类: 中国教育关键词 |
为什么中学生一听说“性”就尖叫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要给大家澄清,我这里并不要探讨“性”的生理冲动,因为这是谁都明白的问题,不必要探讨。
现在的中学生,大概从初二开始吧,一听说“性”,就会当着异性的面尖叫或公开起哄了,到了高中,就更厉害:“你接着讲啊,男人为什么想和女人上床?我爱听。”“大家来看,这篇文章里有一句话说得特精彩——假如没有性的冲动,就没有人类的延续。”“哈哈哈,我认为这篇文章最生动的词就是‘男欢女爱’、‘如胶似漆’。”“文科班女生那么多,早知道我去读文科,也好解解渴。”……
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小学生一听说“性”就想吐》,文中说由于家庭的误导和学校没进行正确的教育,造成了“性蒙昧”,小学生把“性”等同于“色”,于是一听说“性”就“做出呕吐状”。我基本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但令我奇怪的是,这些一听说“性”就“想吐”的小学生,怎么一进入青春期就突然不想吐了?不仅不想吐,还把“性”公然地嚷嚷在嘴上,大有在公众面前尽情臆淫一番而又以为别人看不出来的痞气。难道这完全是生理的原因而没有别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个体,更是人文意义上的个体,人有人文修养。这种修养使人有别于一般的动物,使人能够克制和控制生理上的冲动,让道义主导自己的思维。现在,青春期中学生不顾一切肆意渲泄“性”的冲动,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觉到一种“性泛滥”的原始人类的危机和可怕?
为什么?社会越发展,“性”变得越没有人文,越回到原始的赤裸?除了上面说的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缺位,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腐化和堕落。或者说,由于正规渠道获得的性蒙昧造成了性压抑和社会不良性文化误读造成的性开放这两个极端共存于当代中学生身上,从而导致了中学生性心理的失衡。他们一方面认为“性”是很可怕的,是羞耻的,另一方面又认为“性”是应该挑战的,要敢于冲破自我,应该借助那些靠“性”暴露来维持人气或取得成功的明星的“不要脸”的经验。于是,他们有时胆小得谈“性”心惊,有时又大胆得“性”语连篇。
所以说,性教育很重要,也很迫切,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性文化的健康。常言说,老师讲百遍,不如社会现一现。假如网络上还是到处闪烁着性的诱惑,假如明星们还是故意走光不断,假如只要钱不要脸的社会风气没有改变,教育又能有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