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百家姓三十一:陶

(2006-03-12 17:49:04)
分类: 中国教育关键词

                                          中国教育百家姓三十一

 

陶:排除公开课的“不利”

    作为一种教育交流形式,公开课教学由来已久,它在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学校间的交流、沟通、探讨、评比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在甄别和选拔意义上,公开课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它可以说是对教师没有考卷的考试。因此,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公开课这一形式可能将长时期地存在并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公开课也是教师展示教育才华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客观上也需要公开课这一形式。于是,教师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就想把公开课上得“尽善尽美”,一些可以预见的“不利因素”就被事前“排除”了。下面是一个并不虚假的故事:

    大陶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老师终于让孩子去上公开课了。已经有好几次了,老师都不让小陶和另外几个“低人一等”的孩子去上公开课,原因是自己的读三年级的小陶和班上的其他几个孩子上课时表现差,个子又高,像一根根风中摇摆的树枝,让听课老师看了很不舒服。

    小陶今天早早就起了床,穿上了妈妈前一天就给他洗好熨平的校服,脸上挂着稚气的微笑。大陶用自行车载着小陶喜气洋洋来到学校,并把小陶送到教室门口,正好就碰到老陶老师。

老陶老师说:“小陶啊,这节要上公开课,你和爸爸先到老师的办公室里等一等,下节课再来上好吗?”

    大陶一听,忙问:“你不是同意小陶今天来上公开课了吗?”

老陶老师急了:“昨天我通知错了,这节课小陶不能进教室!因为今天来听课的一个领导专门爱看后进生的课堂表现,下课后又爱找后进生问七问八。

    从表面上看,这种不让后进生去上课的行为是十分缺乏师德的,但实际上,我们不能不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的缺陷。倘若我们的评价能够更宽容和科学一些,能够不被表面的“严谨有序”所迷惑,更关注教育的本质一些,能够让老师们上出真正水平,上出真正的关注全体的教育来,这种违背师德师风的事才能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