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飓教育吧
罗飓教育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15
  • 关注人气:8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花盛开的教育之五:“会玩”的孩子

(2006-03-04 16:08:27)
分类: 鲜花盛开的教育

鲜花盛开的教育之五:

“会玩”的孩子

始终忘不了南京师大附中原校长、现任无锡篮缨学校校长陆一鹏讲述的关于他的女儿高中一毕业就被英国某名牌大学录取为“早培生”的故事。

那是20044月,春风和煦,我们一行十几人到上海参加培训,听了十几场精彩的讲座,其中陆一鹏的讲座振聋发聩,至今记忆犹新。陆一鹏讲了他的“篮缨”的办学目标等许多问题,在讲到孩子的自由成长问题时,陆一鹏以他的女儿为例:

他女儿小学时上的是各项要求都不严的普通小学,因为这所小学比较近,他就“随便”了,这一“随便”,就倒至上初中时必须花15千元“买”到自己的南京师大附中。女儿不知省悟,初中时照常“疯玩”,而且“战绩”累累:跑步、跆拳道比赛频频获奖,足球后卫很出色,围棋过业余四段……陆一鹏因为自己忙,也没办法怎么地去“管”。上高中时女儿又花了五万元才得以“买”进自己的南京师大附中高中部。他也心痛啊,因为自己也不是很富有,就有意让孩子自己拿着五万元去交给学校。高一上学期,孩子开始感觉到自己有些对不住家里了。高一下学期,孩子开始“发力”学习,当然也放弃了不少“玩”的时间,于是成绩马上赶了上去,高中快毕业时,居然轻松地通过了英国名牌大学到中国招取“早培生”的考试,而全江苏省仅两个孩子通过这一考试。

举了这个例子,陆一鹏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教育的个体——孩子,在某种程度下是生命个体的心智觉醒,在觉醒之前有一个很宽泛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这话的意思是,真正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要让孩孩子自由、自主、自觉地成长,其人生目标在“醒来”之前,必须有一个与自然,与社会,与同伴,与人生的漫长的“亲密接触”的机会,没有这一机会,其“心智”就很难“醒来”,教育就会事倍功半,孩子的成才就更加不可能。

无独有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讲北京某中学生因为父亲允许其从小就去“玩”其喜欢的“蝴蝶”,于是他一有空他就去捉蝴蝶,做蝴蝶标本,写观察记录,后来居然“发现了北京地区的蝴蝶新物种”,还写出了一篇关于蝴蝶的科技论文,填补了北京地区此项研究的空白,并获得北京市一个科技论文评比的大奖。该节目由此总结说——玩物未必丧志。

的确,对一个孩子来说,玩物怎么会丧志呢?“玩物丧志”只是针对已经有了理想目标的“大孩子”和想干事业的“成人”使用的,如果孩子还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志”,“丧”又从何谈起?一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接下来就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玩是孩子的天性,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只有通过必要的“玩”,才能让孩子逐渐地了解和把握这个世界的现实状态,才能逐渐地把握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媒介,才能实现“心智”的开窍,才能在将来大有作为!

    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轻松的、快乐的、丰富多彩的童年和少年吧,只有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更精彩,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