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散文 |
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1992年8月8日我结束了中国散文诗学会举办的散文诗笔会后去拜访文坛老前辈冰心奶奶.冰心奶奶跟我谈了许多关于少年朋友读书的话,要我转达给少年朋友.我想借《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的版面,转达冰心奶奶的期望。
我跟大家一样,曾经也是冰心奶奶的小读者。学生时代每读到她的文章就想,徜能亲眼见一见冰心奶奶该多好啊!真是“苦心人,天不负”,1991年秋冰心奶奶曾给我任教学校的新陶文学社题写社名,这次有机会到北京,文学社师生便都嘱我一定要去探望一下她老人家。当我来到她家,敲门后才看到门上写着“医嘱谢客”四字。我想,怎么这么莽撞呢?冰心奶奶可是九十三岁的人了,随便打搅多不好。但很快,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开了门,我说明来意同时一情就看出里屋坐在竹椅上看电视的老人就是冰心奶奶。她满头银丝,眼睛却安详而有神。我不由地生出一种狂喜。小姑娘便喊:“妈,福建来的。”一个中年阿姨便朝我走来。屋内还有一中年男子和小男孩。原来他们是冰心奶奶的女儿吴青教授、女婿陈教授及孙子孙女了。
也许是靠着和冰心奶奶同是福建人这一层关系吧,吴教授便表示欢迎,冰心奶奶也特别高兴。握手后我便坐在冰心奶奶右侧的竹椅里,中间隔一张小茶几。冰心奶奶让我在她的通讯录里留下地址、姓名,也为我签名留念。我很快打量了一下房间:很简单,对面是一排祥式已有些古旧的橱子,上面放一架彩电,再就是几张木椅,仅此而已。
有个细节很难忘,我在汇报新陶文学社成绩中拿出印有她题写社名的稿纸给她看时,她竟伸出右手,用手背遮住自己写的字,连声笑着说:“写得不好看。”那神情不禁使我怦然心动:多么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呀!
接着,冰心奶奶便谈到了少年朋友。她说:“你是教语文的吧?跟少年朋友说一说,课外要多读古典名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可以看着。古典的东西对丰富词汇有好多帮助。现在的白话文词汇很少,碰到很好的风景人物都写不出来。课外多读一些,要养成一种兴趣。古典诗词比白话容易背,它有韵律,我自己一辈子也得益于古典诗诃,不然,白话文也写不好。”
冰心奶奶的忍路很清晰,口齿也清楚。在谈到现在的语文课程时她说:现在的课本里有古典文吗?”我说“有”。她就说:“有就好,《古文观止》你可以多给他们讲一讲。”
谈了许久,话题便转到了家乡福建上。她说:“我从报上知道福建发展很快,人民富裕了,顶要紧的是把文化提高。不是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一定要把文化提高……
她很强‘“一定”两字,从她的语气上,我感到了她的挚爱,抑或说一种信赖和热望.谈到我们现在不如广东时,她说:“我们自己总有短处,多向外头学习吧,就是不要自己满足……”
冰心奶奶还谈了自己儿时生活在家乡的一些情况,还询问了家乡的文盲情况和学校入学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
当我问她最近的身体情况和创作情况时,她说:“我其它还好,就是腿有点不方便。至于写东西,我欠的文债太多了,不能不写。我的眼睛不好用了,所以晚上的时候不写,白天总要写一点……”
我依依不舍地向冰心奶奶告辞时,她向我伸出了手。好温晚啊,像一盆温热的水,像一抹暖融融的春晖。
“福建人都对我很关心。你回福建后一定要代我向福建人民何好,向少年朋友何好。祝家乡进步!祝少年朋友进步!”多么深切的嘱托,多么感人的祝愿,蓦然间,一股依依之情油然而生……
亲爱的少年朋友,我不只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上述情景,就像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了爱的洗礼一样,整个身心都清澈、纯净起来。不知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九十三岁而又远在北京的冰心奶奶,她老了么?她离我们遥远么?我想你们会作出答案的。
谨祝
进步
1992: 10. 25
1993年第3期《中学生优秀作文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