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鲜花盛开的教育 |
鲜花盛开的教育之二:
“细心”的评语
妻子一进门,就高兴地说:“你知道吗?我们学校的邱老师真的很有研究!”
邱老师是妻子常提起的她那所小学的“元老”。我说:“何以见得?”
妻说:“我在一张学生考卷的错题旁写了‘粗心’两个字,邱老师说不能这样写,应该写‘以后要细心’,细细一想,还真的很有道理。”
“作业评语确实应该这样写,小孩子需要鼓励,越鼓励越好,越批评越差。”我应付道。
“不只这么浅。” 妻说,“你想想,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老师要时时刻刻注意正面引导,要让孩子明白以后要怎么做,而不是只停留在指出他的缺点上。再说,小孩子看了‘粗心’两个字,自然就会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是‘粗心’之人,这种负面影响是很可怕的,如果看到的是‘以后要细心’,就会给他一种心理暗示——我以后是会细心起来的。”
我表扬说:“你分析得很透彻,已经深入到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了。”
妻子又自言自语地说:“这个道理我以前也是知道的,而且也运用过,这几年怎么反而忘了呢?”
我一愣,确实,这样的细节问题,我们并不是一点都不知道,但为什么“反而忘了”呢?我想,一是原先的所学并没有非常巩固,没有内化成自觉自主的教育艺术行为;二是这些年来抓考试,严格说是抓考试成绩,我们老师已变得越来越急躁功利,在这样的氛围中,那些表面看上去越有责任心的老师,其教育艺术就有可能丢失得越多。而“元老”们因为没有了被同事、领导“贬”下来的危机了,教育心智必然是相对宽泛自由的,教育行为就能从细处着眼,就更富于科学性和艺术性。
还好,从这个“细心”的评语,我们能重新审视此类教育艺术问题,并得到亡羊补牢的自我安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