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飓教育吧
罗飓教育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15
  • 关注人气:8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入语言,激发语趣,培养语感,打好语基

(2005-12-07 21:50:51)
分类: 教育杂说

进入语言,激发语趣,培养语感,打好语基

——七年级文言文《孙权劝学》教学例谈

                 (此文获2004年省普教室评比一等奖)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的一篇文言文,前不久,作为校级示范课,我上了这课,有一些体会,特此谈一谈。

 

     备课上课缩微

《孙权劝学》这篇课文不长,字句也不十分难,但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还很少,文言文起始阶段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因此,我把教学要求定为: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和全文大意,并有所启示,最好能课内背诵全文。三维目标是:解析重点词、句意及“邪”、“耳”、“乎”等文言语气词的语气;诵读,培养文言语感;了解人物形象,受到启示。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意思,诵背。教学难点是:人物对话的情味。教学过程是:

一、引入揭题,营造基调:

《伤仲永》中的方仲永本来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为什么“泯然众人”呢?一个人如果不想“泯然众人”,就应该怎么做?你知道一些历史杰出人物通过读书增长才干而取得更大成就的故事吗?简介:吕蒙……简介:孙权……简介:鲁肃……

(幻灯片简要出示有关文字,侧重介绍三人的不同身份地位和交往情况,以便学生感受和理解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孙权为什么要劝学,鲁肃为什么有资格评价吕蒙,吕蒙为什么对鲁肃的评价表示得意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教师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和字音等,并自行做上记号。)

2、  学生自由读,模仿。

3、  概说课文大体内容。

三、弄清文意,理清文脉:

1、  小组合作:边读边对照注释标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句,并解释或翻译。

2、  检查重点词、句理解情况: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解释或翻译。

3、  词、句理解质疑。

4、  齐读课文,思考脉络:能用几个词归纳一下课文的情节吗?

出示:劝学-就学-论议-结友)

四、进入文本,深入探析:

1、齐读课文,指名复述:(教师根据复述出示有关词、句:当途掌事   军中多务  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孤常读书  大有所益 非复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乎)

2

1、  指名诵读,评议优劣

3、  对话描写和语气词“邪”、“耳”、“乎”探析人物的心理和情味。(结合出示:关切又坚决  不满却诚恳  ,吗,反问语气  罢了,限止语气  慈祥又亲切  惊讶和赞叹  自得而幽默  ,感叹语气)

 

4、将第三者转述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改为直接应答的对话。(参考:王所言极是,然军中多务,如之何也?)

5、  小组内分角色读。

6、检查角色朗读情况,评议。(未完见下一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