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杂说 |
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的几点思考
自80 年代后期来,学生文学社团活动逐渐深入普及到广大中、小学,90 年代中后期达到相对高潮,这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寂寞无奈的学校作文教学,也给学校教育管理增添了不少色彩。本人在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有了几点思考,现简述如下。
一、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1、一个社刊就是一个文学社。为了办一个刊物而设立文学社,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社,而是一个刊,因为有了刊,就挂上一些教师或学生编委,再挂几个社员,各语文老师把部分学生的作品刊登出来,别无他事。
2、单纯为写作而设文学社。实际上就是为写作而写作,只为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它不管,文学社只搞写作活动。
3、社团活动无序而随意。就个别文学社而言,社团活动无计划性,无序性严重。社刊是不定期出的,搞活动也是即兴,即时的。
4、学生参与面不大。社团活动基本上是“文学爱好者”(几个尖子生)的营地,社刊刊登的总是一小部分学生的作品。
二、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可以有哪些内容?
1、名著课外阅读。广泛阅读,才有积累,才有积淀,才有人文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充分阅读,才会改变人的品质,启迪人的心智。名著阅读时间一般安排在课外,主要是周末学生自主进行。
2、开展课前语文活动。也就是利用好课前3—5分钟时间,在学生“安心”下来的过程中,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这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和文学素养途径。
3、举办文学竞赛活动。每月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学校专题活动时间进行一次这样的活动,对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将大有大有裨益。
4、创办社刊。刊物可班级的、年段的、全校的。社刊要因地、因人制宜地定好名称,使之能够凝聚集体智慧,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社刊可发表优秀学生习作,也应适当发表进步中的学生习作,才能做到面广、气旺。
5、上好名著导读课和名作欣赏课。教师可适当进行名著阅读推荐,可集中在某个阶段用专课时间引导学生读某名著,也可对某读过的名著进行专题的欣赏课。
1、怎样开展班级课外名著阅读活动。关键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进入”阅读的状态。比如,成立班级图书橱,由学生自行管理,每生一、二本名著(非文学类好书亦可,主要让学生爱读书),借阅制度跟学校图书馆差不多;或干脆课内留两节课专门给学生看书,让学生在课内把名著“读进去”,课外自然会“爱不释手”。我们还可以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检查日常读书笔记,教师定期检查,定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2、怎样开展课前语文活动?每节语文课课前5分钟,两个学生为宜,每生2—2.5分钟,点评半分钟。其内容必须高度概括,并自行进行课前预演。项目可以有这些:介绍一个文学名家,介绍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著人物,介绍一部好作品,朗诵一篇好诗文,诵背一段精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描写,进行文学知识问答等,让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训练,而且是全班参与。
3、怎样开展文学竞赛活动。围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来选择竞赛内容和形式,可开展名著精彩片段,优秀诗文朗诵比赛,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征文比赛、文学知识竞赛,自办刊比赛等等。活动必须精心准备,一学期举办2—4次,要言必行,行必果,有张榜表彰机制,最好能与班主任配合,发给奖状、奖品。
4、怎样办好班刊?首先要取好名,使之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学生喜欢,含义深刻,有意蕴;刊发作品要顾及到全体,不能只注意少数,可于平时作文和单元写作中择优录用,最好能以学生日常自由写作的习作为主,还可以搞成专题或专栏。办刊过程应尽量让学生自行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要让学生体验到办刊的乐趣。如果班刊还是不能最大限度地发表学生作品,可举办自办刊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得益之作自己“发表”出来。
还有,对各项文学海参动中踊现出来的好的学生习作,指导老师应该向各级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以期鼓舞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更大的文学热情.
本人自1991年起参与和直接主持学校文学社团活动,并创建班级文学社,其间虽有断续,但近几年来却一直坚持下来,特别是自从参加了我市进修学校承接的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作文教学全景研究”子课题”新时期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研究”后,本人开始注意文学社活动开展的质量提高和过程性资料完善,所以有了以上一些想法,但各项思考还很不成熟,在这里提出来,以供商榷和同仁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