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思朴
思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964
  • 关注人气:13,3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PI回落,股市仍然暴跌

(2008-06-12 23:26:34)
标签:

炒股

成品油价

外资入侵

宏观经济

汇率

分类: 宏观经济

本月新鲜出炉的CPI好不容易下跌了0.5个百分点,发改委在长舒一口气之余,不知道会不会注意到股市的暴跌?

 

本周之内,上证指数在三个日内暴跌11.18%,并出现了跌停近千支股票的壮观景象,再次让某总防止股市暴涨暴跌的表态成为玩笑。其始作俑者,是从业时间不长的基金经理、还是暴提准备金率的小川?抑或是高涨的油价,还是崩盘的越南?

 

要我说,都不是,更不会是南航认沽权证创设导致信任尽失,今天,这个股改怪胎总算就寿终正寝,从股改权证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是忽悠的产物,当时我就曾明确指出。现在总结一下,它除了创造了一大堆的亏损散户之外,对总体的市场又有什么助益?

 

真正暴跌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我们宏观经济的缺陷,被外资牢牢抓住,使得我们完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原材料价格高企、农产品价格高企,传递到国内,是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与房地产泡沫完全不同,这样的通货膨胀并非完全由国内人民币的泛滥造成的(但似乎总有人选择认为是由于人民币的泛滥,故而极力鼓动加息)。但我们的管理层却总想和这样的通胀对抗,而且以人民崇高的名义!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1到5月,能源等初级产品进口1502亿美元,增长了69.4%其中进口铁矿砂1.9亿吨,增长19.6%,进口均价130.9美元/吨,上涨78.8%;进口原油7597万吨,增长12.7%,均价689.9美元/吨,上涨64.1%;进口成品油1734万吨,增长17.3%,均价709.6美元/吨,上涨66.9%;进口煤炭1880万吨,下降18.1%,均价65.4美元/吨,上涨40.4%;进口大豆(4975,121.00,2.49%,)1365万吨,增长20.4%,均价580.3美元/吨,上涨77.9%。

 

原材料价格动辄超过40%~80%的上涨,刨除掉人民币4%的升值,反映到工业品出厂价格上,仅仅上涨了8.2%,就这8.2%,还创出了历史新高。

 

难怪有报道老外称中国企业家是最伟大的人,总能干出高买低卖的赚钱买卖。

 

中国的财富,也就在我们这种高姿态的外贸顺差中大摇大摆地输出!

 

同样是上面那个链接里提供的信息,在今年1到5月,我们创造了5450亿美元的出口,比上年增长两成多!这到底是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投机资金抓住了发改委的软肋,疯狂地做多原油,试图使中国庞大的外储,成为嘴边的肥肉。

 

世界人民很乐意地把能源与资源的消耗,转移到低油价、低能源价格、低食品价格的中国,尽管他们偶尔也做出一幅要抵制中国货的样子,但直到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能继续承受补贴全球为止,他们都不会真正放弃这种转移。

 

越南是一个缩影,但它绝对不是一个高通胀引发股市和经济危机的缩影,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车之鉴!

 

当一个国家的财力终于无力抵御原油和农产品的大幅涨价时,它不得不放开成品油价!而放开油价,意味的是本币短期内极度贬值(油价上涨超过40%以上,意味着本币同等幅度的贬值),这时,之前换成越南盾的美元,蜂拥而出。

 

这实际上是一个两难选择:

 

不放油价,国民财富以出口的形式源源不断补贴全球,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高估又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推动流动性泛滥,增加通胀调控压力。

 

放油价,又可能为通胀火上浇油,成为压垮经济的最后一棵稻草,同时吹响国际热钱撤退的集结号,经济也很可能由此步入衰退。

 

放与不放之间,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和石油能源企业,同样处于风雨飘摇的不确定预期之中。原油价格高涨的状况延续,成品油价是不可能控制得住的,即使表面控住了,那也只是一个有价无市的价格,制造业企业最终不得不承受黑市价或者减产,赢利空间受压。而中石油、中石化不能从石油上涨中获益一目了然,财政补贴只是杯水车薪,短期基本面是明显的利空,转好的可能性也不大。

 

再加上外围市场的煽风点火,跟屁虫基金们的羊群效应,在特大地震灾害后的这个节点,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就造就了这一场群体性的暴跌狂欢。

 

对这个暴跌最高兴的,当然不会是中国人。那些潜伏进来的成千上万亿的热钱,它们并没有被完全地锁进央行的保险柜,而且现在它们显然也没有进入股市。它们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一个类似998的黎明,用带血的筹码,奋力对中国人民再起一击!

 

此时,发改委,很可能需要更加务实地看待高企的CPI,找到真正对中国人民最有利或者危害最小的应对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