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平安圈钱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股票 |
分类: 公司@股市 |
多少年前,方兴东一曲“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使微软在中国的形象跌入谷底。
是微软的产品质量不好?是微软的市场策略不行?还是微软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出发点就不对?
都不是!
当世界首富先生在论坛上说中国人喜欢偷,当知识产权的律师强势起诉侵权微软产品的公司时,D版商贩打出了“版税在清朝时已经付了”的口号,而正规的厂商,则把目光转向了Linux。
在这里,法律意义上的对错一目了然,但实际的效果却是微软中国长时间的亏损,直到他改变在中国的用户策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形象非常重要,哪怕你有金刚钻,若用户不给你瓷器活儿,照样挣不了钱。
和比尔盖茨的微软相比,马明哲的平安有更多可以称道的核心竞争力吗?
是的,它在06年录得了79.3%的净利润增长,在07年又预告增利超过100%,但是这样的增长是因为它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还是随大溜的水涨船高,看看它的定期报告就大致可以得出基本结论。
我们看到,平安的业绩增长,绝大部分的原因得益于资本市场近两年的繁荣和管理层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扶持政策。
它在03、04、05年的投资收益分别是26、30、59亿。而在06年,投资收益达到了185亿,比05年增加了213.5%。至2007年9月30日,它的投资收益更是达到了461亿,比05年全年都增加了149.2%。
同期,上证指数在06年增长了130%,07年至9月底增长了107.6%。表面上讲,它好象是跑过了指数涨幅,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保险资金入市规模扩大的影响。
作为基准,这两年的牛市行情中,基金指数分别增长了158.47%和149.1%。换句话说,如果考虑到保险资金入市规模翻倍的因素,平安并不比基金公司的平均投资水平高明!
而且,管理层对机构资金的扶持政策,使平安获得了巨大的无风险暴利,仅申购中石油一只股票,它就可获得接近30亿的收益,这甚至超过了03、04年中国平安全年的净利润,接近05年它全年的利润。
就在过去的一年,平安通过在A股IPO,募得了超过388亿资金,使它的每股净资产从5.92元增加到了9.88元,老股东的净资产一夜之间增加了三分之二,超过了它成立10年所赚得的利润!(这正是他们圈钱上瘾的根本原因。)
饮水思源,如果没有中国资本市场最近两年的大好发展环境,如果没有管理层对待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扶持,如果没有每个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血和泪的支持,就没有中国平安的今天!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大获益者之一,平安是怎样回报这个市场的呢?
《中国平安,杀空中国》的几篇分析里,已经把平安公司最近一段时间的丑恶行径,分析得清清楚楚。被管理层寄予稳定市场厚望的机构资金,在关键时刻却充当了打手,把管理层的“恩惠”,把市场的热情,全部用无情的砸盘,疯狂的圈钱来加以回报!
用老百姓的话讲,这叫“忘恩负义”!
我们看到,它用在中国市场上赚的钱,在三个月不到就在欧洲市场上亏了40多个亿,现在又想加大赌注,再从中国市场上圈走1600亿,去填美国和欧洲的窟窿!
对于这样的公司,除了回避它的股票,抛售它的产品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
有朋友说,我对平安的观点不够理性,并指出业内人士称平安赚钱很牛。就平安疯狂增发圈钱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这并非去分析它的保险业务,而是要去探讨它的行为究竟体现了怎样的企业道德水准。
股民与平安的关系,正如微软与它的软件用户关系一样,平安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归根到底来自这个市场中的普通股民。因此,爱这个市场一点,尊重这个市场一点,而不是贸然推出一下子占市场去年全年融资额一半以上的霸道方案,而且在这个方案出来之前疯狂杀空,在这个方案已经极大地伤害市场后又傲慢地坚持。这种行为,其源头据传是因为马明哲与某高层的私人关系,市场人士却只能把它看成是某个强势公司在旧秩序下的霸权心态。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的市场观察者,不可能象交易所那样能够洞悉平安的每笔大额交易。可是综合它打砸大盘权重股的非典型行为,敏感时刻又推出云山雾罩的疯狂增发提议,以及这个公司实质上已经被外资相对控股的现实,都不难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对那些执意要价值投资平安的朋友,我想说,即使是垃圾股也会有赢利的机会,买卖选择是每个市场参与者的自由。我只是不希望你买入或卖出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我或者别人怎么说。如果我自己要买平安的话,那绝不是因为它所谓的价值,而是为了以后在某个时刻落井下石。并且以我对这个毫无社会责任公司的厌恶程度,我也决不会去买它的保险。
一个以服务为主业的公司,当它毫不珍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名誉时,离危机也就不远了。相信每个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就让我们一起看它在3月的表现吧。
前一篇:Yes, We Can
后一篇:中国平安,谁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