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平安,谁的平安?

(2008-03-04 08:44:03)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平安

增发缺陷

股票

平安系列最后一篇,先让马明哲先生长舒一口气。
 
昨天平安31亿股解禁,并没有出现大跌,这基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真正的压力在3月5日以后。
 
然后是漫长的充分换手过程,或者是时间较短的巨量换手过程,总之,换手率超过150%之后,有的是机会去考虑它。
 
3月5日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原因就在于它有一个投票,如果这个投票通过,以70元左右的价格再增发12亿股,相当于每股净资产增加7.9元,超过现在净资产的50%。因此对H股股东来说,这个议案通过是毫无疑问的事情,除非他们的脑子进水了。这是典型的自己吃肉,别人买单的事情嘛。
 
对于从二级市场上买入的A股股东来说,投赞成票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因为他们多数已经承受了股价腰斩的悲剧,如果参与增发的话,相当于将更多的钱注入到低效资产中去。而且有更多增发者的成本比他还低了快一半,这样解套起来会有更大的阻力。
 
而A股的原始股则处于极端有利的位置,由于中间历经拆股,他们的获益早在几十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的退出时机很多。促使增发方案通过对他们极为有利,这样即使它选择持有,净资产也一下子增厚了50%。如果他们再有意识地在增发方案通过后集中抛售一部分,这样既可获得参与增发的资金,又能博取差价。
 
从最近的报道来看,香港股神李兆基早已通过内地身份证买入了平安2亿股,获利100多亿,从增厚整个H股净资产的角度,这部分筹码也有投赞成票的极强动力!
 
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增发方案通过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用在意现在的流通股股东怎么看,但从这件事也可发现增发制度存在几个明显的制度缺陷:
 
第一,A股与H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由于A股的流通量小,H股股东完全有动力进入A股,将A股股价炒高,然后增发圈钱,增厚H股的每股净资产,这样就实现了国际资本对内地财富的合法剥夺。
 
第二,限售股与流通股仍存明显的冲突。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后,限售流通股与非限售流通股之间仍然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博弈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过去非流通股股东剥夺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状况继续发生,类别表决机制仍然非常必要。
 
第三,现在的增发方案是不透明的,这样,如果增发的钱是去购买汇丰的股份,那是不是就构成了关联交易?以商业秘密为由来逃避信息公开的义务,为利益输送打开了大门,此风不可长!
 
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是:对于严重影响流通股股东的方案表决,应推迟到限售股解禁之日起,直至换手率超过流通股总股本的80%到100%以后。而且,除非涉及国家安全,信息披露的义务不可豁免!
 
作为监管机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重中之重,这并不是说就不保护机构投资者,而是相对来说,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害资本市场稳定的罪魁祸首,往往是那些受到政策过度爱护的机构投资者!
 
中国平安最近系列杀空中国的行为,不过是这一现象的新注脚。
 
鉴于中国平安在2008春节前后的种种作为,鉴于中国平安被汇丰相对控股的现实,鉴于当前大国之争逐步演化为金融战争的趋势,我们不得不问:
 
中国平安,到底是谁的平安?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