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地方在于,用姚明脚伤的恢复状况来衡量中医的效果,等于把中医推向了非科学化的道路。先说他脚伤在奥运会好不了,或者未能完全恢复、上场后再受伤的前景。真要出现这种情况,反中医的人一定会说:看看,中医是巫术而不是科学,耽误了姚明的治疗。而真实的情况更可能是:姚明也接受了西医的治疗,他没有恢复,恐怕在于他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根本不应该打奥运会。这和中西医哪个高并没有关系,更不应该让中医独自承担责任。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姚明不仅恢复,而且场上发威,为中国队取得好成绩立下汗马功劳。这能证明中医就灵吗?同样不能。如上所述,姚明已经接受了西医的治疗,到时候不靠中医也可能自然恢复。你检验中医的效果,必须把其他因素(如人体自然恢复的因素和西医的因素)都排除才行。这是科学上常用的可控测量(即能够把各种其他因素估计进去或进行排除和控制)。没有这种可控测量,这样的结果无法说明问题。
中西医都有深厚的传统,也都严重依靠经验。但在我看来,西医等胜过中医的一点,在于其对经验进行严格的量化统计。有人可能觉得,西医是严格根据科学理论推理出来的。其实并不尽然。西医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医一样,那就是如同“神农尝百草“一样地根据经验。人家只不过对“尝百草”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可控的计量性观察而已。比如服用维生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西医的办法其实更多是统计学上的,即追踪观察服用的几千甚至上万人口和同样数量的不服用的人口几十年,甚至让服用的人对自己是服用了维生素还是安心丸也不知情(即有些人自以为服用维生素了,其实没有),而发放给受试者维生素或安心丸的医生及护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发放的是究竟是什么,知道的是那些和受试者没有见面的研究人员。这样就避免了研究人员心理偏见可能引起的误差。可以西医在追求客观性上是多么严格。等几十年后统计结果出来,就可以作出结论。最近关于维生素问题又引发了不少争论,也大多是围绕着统计的手段、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解释而展开。这和姚明说“中国人几千年都看中医、都觉得中医灵”的经验性判断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可惜,西医的经验判断,在统计学上已经非常精密化、科学化,许多医学研究都是建筑在这种统计学的研究上的。中医的经验判断则太直觉、太随意。比如姚明这次如果恢复很好,也只是一个人,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更何况这一恢复过程没有排除其他因素,不是可控性的科学观察,因而不能得出科学性的结论。他如果好不了,出于同样的原因,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他能起的作用,就是广告宣传。但如果把中医建筑在这种广告宣传上,中医就更没有办法发展。
所以,我希望国人理性一些,不要在姚明脚伤的中西医治疗的问题上没完没了地争执。中医真正要作的,是引进统计学的方法,对治疗的经验进行可控的量化观察。等几十年后有了结果,我们才能有更多的道理可讲。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