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为什么对手这么厉害、乃至让中国足坛看不到赢的希望?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一“死亡之组”中各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当然不能直接换算成足球的实力,但也绝对不能说和足球没有关系。
先看人口。中国人口是十三亿两千多万,雄居世界第一。接下来是伊拉克,人口不足两千九百万,是中国的四十五分之一;澳大利亚人口为两千一百万,是中国的零头;卡塔尔则不足八十四万,是香港人口的九分之一,是上海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是北京人口的十三、四分之一。就是北京海淀区的人口,也大致是卡塔尔的两倍。按说,海淀区组织一个足球队,就应该有实力和人家争一个高低。
当然,人口多未必足球水平就高。比如,美国人口三亿,荷兰人口仅一千六百万左右。美国比荷兰大十八、九倍。但是,美国和荷兰国足交手,美国队“死”的可能性还是大得多。这里的原因,在于荷兰是足球的国度,美国则不是。但是,在把足球都当成第一运动的国家里,人口总量和足球水平还是有相当的相关性的。这一点,我们把世界足球强国的人口排列一下就看得清清楚楚:第一位是巴西,人口一亿八千多万;第二位是墨西哥,人口过亿;第三位是德国,人口八千多万;第四位是法国,人口六千多万;第五位是英格兰,人口六千万;第六位是意大利,人口五千九百万多;第七位是西班牙,人口四千五百万;接下来是阿根廷,人口接近四千万。上述这些国家,除了墨西哥和阿根廷外,人口和其足球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有密切的相关性,属于传统足球强国,几乎届届世界杯都入围,表现稳定。小国可以偶尔露峥嵘。但是,小国即使如同荷兰这种传统足球强国,也难以保证稳定的水平,常常进不了决赛圈。另外,在新起的足球国家中,美国、日本、土耳其、韩国,也都是人口大国。这里的道理很简单。最大的足球资源,就是爱踢球的人。人口大国人才多,只要重视足球,就容易维持稳定的水平。
足球乃中国的国球,属于第一大运动。要论爱踢球的人,在世界即使不排第一,也是数得着的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也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只是最近因为表现太差,不好意思喊了。如果以足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来衡量(比如媒体报道足球的频率、足球比赛的收视率等等),中国应该是亚洲的第一足球大国了。而在令中国队闻风丧胆的澳大利亚,足球远非国球,相当边缘;而该国人口,也不过略大于上海,足球资源非常少。所以,该国很少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即使在大洋洲,不小心也会败在新西兰脚下。对于这样的对手,中国队怕什么呢?
再看看各国的经济资源。如果把世界一流足球强国按经济总量排列,名次为德国、英格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巴西、荷兰,大概只有阿根廷排名远远靠后,可算例外。可见,经济总量和足球水平虽然不象人口那样有密切的相关性,但关系还是非常大的。中国的GDP为两万六千多亿美元,是澳大利亚的三倍半左右,是卡塔尔的五十倍多,更不用说已经破产的伊拉克了。东亚的经济大国,日本从不把足球当国球;韩国则一直是亚洲的霸主。但如果人家碰到这样的“死亡之组”,出线的胜算还是非常之大。为什么单独中国这么怕在“死亡之组”里“死亡”?
我们大体可以相信这样的公式:人口+经济实力+足球在社会中的地位=足球实力。如果这个公式不灵,就说明足球界出了问题。按这个公式,中国不仅应该是亚洲老大,而且也应该象美国那样,或者象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那样,正在崛起为世界足球强国。当然,足球是圆的。足球大国不留神会被足球小国踢败。但是,足球大国的气势、自我预期、和长时段的水平,还是要远优于足球小国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足坛面对“死亡之组”的心理死亡,比真的失去了出线权还可悲。因为我们不是一场两场比赛踢不好,而是综合足球实力不如人口是我们百分之二点几的小国,甚至见了人口不足我们千分之一的卡塔尔,也吓得魂不附体。中国足球占尽了人口、资源、和足球市场及文化的优势,却在世界足球水平最低的洲中从准一流沦落为三流,试问中国足协拿什么象国人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