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注在前面:在美國,多開幾個英裏,學校和學校也許就會有天壤之别。這一點兒也不誇張。因此,這份學習進程報告單從某種意義上隻能代表這所學校,頂多這個學區,各位看客千萬别動辄“美國”。)
在康奈爾小學2006春季學期開學後一個月左右,我的朋友收到了她的在上小學2年級的孩子Gucci上個學期的學習進程報告單(Progress Report)。朋友知道我感興趣美國的中小學教育,特意把這份報告單留給我看。她說,你會看到和咱在中國時看到的成績單很不一樣的地方。
我立刻回憶了一遍我從小到大得到過的成績單,一門門學科後面是期中以及期末的分數,老師會寫“該生熱愛老師,團結同學,品德端正,上課認真聽講……”之類的簡短評語。這個模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我在這兒給中文學校班裏的孩子寫的期末成績報告單也是小變不離其宗。我還真從來沒有見過美國學校給出的學習進程報告單,不曉得會怎麽個“很不一樣”法。
大家如果有興趣,也不妨在我貼出正文前猜一猜(多選):
(多謝下面留言的朋友的參與,5個問題沒有一位朋友的猜測有超過2個以上正确。正确答案爲問題之後。)
1)康奈爾小學的這份2年級的學期進程報告單都會包括哪些東西? BCDE
A 各門學科的分數 B 各門學科的學習内容 C 學習态度和相關行爲 D 遲到缺席 E 學生個人品行
2)都以哪些方式?BCD
A 學校印發的學習報告單表格 B 學區印發的學習報告單表格 C 老師寫的總體評價 D 老師寫的單科評價
3)老師對學生學習各種情況進行評級,你覺得大概會有幾項? D
A 10項 B 20項 C 40項 D 60項
4) 報告單上隻包括5門學科,按照以下的順序來排列,你覺得哪門課的評級項目最多?D
A 社會研究 B 自然科學 C 科學技術 D 語言文學 E 數學
5)你覺得這位老師給學生寫的學期評價會有多長? D
A 50個字 B 100個字 C 200個字 D 400個字
————————————————————————————————————————————
背景介紹:
Okemos是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所在地東蘭辛的鄰居小城,因爲靠着大學,居民多爲中高收入的知識分子家庭,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質量相對來說好一些。 Gucci的父母當初選擇在這裏買房,也有這個原因。Gucci所在的Cornell小學是這一片學區中近年“密西根州統考成績排名”據說最好的小學。不管是中國家庭還是美國家庭,隻要買房的經濟條件允許,基本都願意買在最好的中小學附近。因爲那更多地意味着更好的教學質量。
Mrs.King是Gucci二年級的老師,之所以這麽介紹,是因爲金女士擔任二年級除了藝術和體育之外所有課程的教學,也就是說,她通常需要從一大早就開始講課,一直到下午3點放學(也許你會注意到金女士的脖子上挂着一個小麥克風),幸虧,她的班上隻有18個孩子。
————————————————————————
一共有5大張紙,在這個注明了給Gucci的文件夾裏。一個是Okemos公立小學統一印發的2年級學習進程報告單,2頁;還有一份是金女士寫的學期總評,2頁;另外,就數學這門課,還有一頁單獨的評價。
我以爲報告單裏好歹得有些成績,但卻沒有看到。一共有57項密密麻麻的細則,其中包括各門學科本學期的學習内容,後面則是4個等級的評定:
Area of Strength(“強項”或“優異”)
Performing at Expected Level (達标)
Beginning to Development (起步)
Area of Concern (需要加強的方面)
(一)在我們來談學科學習之前
然而,排在最前面的并非科目,而是“Behaviors that promote learning”(可促進學習的行爲習慣),一共10項。
聽從老師的指導
表現出積極的态度
尊重他人的權利,情感,想法和私人物品
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
及時完成上交作業
遵循課堂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會安排自己,以及有序整理自己的學習材料和其他物品
注意力恰當的集中
與他人協作
能夠獨立開始和完成某些任務
在成爲一個介紹者之前,我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充滿了問号的學習者。
不曉得是什麽東西帶給我的錯覺,使得我在看到“聽從老師的指導”排在第一條的時候覺得有點難以接受。我的師姐韓雪在給那些即将成爲中小學老師的美國本科生上課的時候做過調查,幾乎100%的學生都不願意将來和他們的學生成爲“朋友”的關系,“Authority”(教師的權威)是他們的主要考慮。當然,這其實和給學生一定的尊重和自由也許并不沖突,是我們自己從一個過度缺失自由的環境中走出來,對權威這個詞本能的發怵,而對自由不由自主有過度浪漫的幻想。而其實,在我後來觀察的金女士的一天上課中,她有很多的特殊手勢和信号,比如有某種節奏的拍掌,基本上她不需要開口,學生就知道現在不該做什麽,或該做什麽。
作業。原諒我曾經以爲美國孩子快活到可以不用做作業。韓雪在Lansing一所小學的長期課堂觀察中,這樣的情景并非沒有:在上課初始,老師發現一位同學沒有交作業,直接“剝奪”了他上課的“權利”,叫他去校長辦公室。而事實上,學生每一次作業的成績都會被記錄,并且計算在總成績内,最後的期末考試在某些學校隻占了15%的成績。我想這是個好的地方,總有很多的機會給學生可以去争取,不至于把所有的老命都系于期末的那一擊。
紅色的5條,出現在一個2年級孩子的學習報告單裏,是我以爲好的,相比下面具體知識的掌握,它們真的更加重要。
(二)二年級的孩子需要掌握的“社會研究”知識
第二個類别是“社會研究”這門課,相當于國内小學曆史,地理,公民等課的集中。
理解和下列内容相關的概念:鄰居和社區
理解和下列内容相關的概念:地圖和地球儀
理解核心的民主價值觀:平等,差異性,個體的權利
理解下列經濟概念:經濟需求的供應和服務
紅色的部分,在我的經曆中,都差不多上了初中才開始有所接觸,因此特别列出來。
(三)他們有“主課”的概念嗎?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顯然早就被現實扔進了曆史的垃圾桶,語數爲老大,其他爲小,在我自己念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是如此。于是,另外一個幻象又産生了,就是覺得美國的小學生才是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拿到這份報告單,但從評價項的數目上看,顯然不是那麽回事。
小學課程中,明确規定了“core”(核心)科目爲: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語言文學,數學,除此之外的藝術,美術,體育都是副科。而這份報告單在列的核心課程裏,2年級學生要掌握的社會科學内容的評價項爲4項,自然科學5項,而數學14項,語言藝術幹脆占據了一頁,下面還細分了三個小類别:聽/說,寫,讀,一共爲20項。
金女士介紹說,在小學階段,語言和數學是重中之重,學生們每天的學習時間大部分都花在這兩門課上。語言文學更是其中的最基本的科目。下面該科的評價項目細細看來,其受重視和強調的程度可見一斑,而且,有那麽幾項的描述還是很值得咀嚼。
聽說能力
對小組讨論作出相關的貢獻
能有效地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經曆和想法
恰當使用音量
寫作能力
運用主人公,背景,行爲,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等各因素來進行故事創作的組織
運用過程創作來構思,打草稿和不斷修改寫作的形式
運用描述性的語言和多元化的詞彙
運用正确的标點符号和大小寫格式
學習和正确地使用布置的拼寫詞語
掌握選出的高頻使用的詞語
書寫清晰整潔
表現出對寫作的渴望和喜愛
閱讀能力
運用策略和技巧來進行詞語意思的确定,諸如:字母/發聲的關系,圖片的提示,含義等
增大視覺詞彙量
運用策略和技巧來建構含義,諸如:發生背景,先前得到的知識
根據文學體裁的不同來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
确定故事的基本元素(人物,背景,問題,問題的解決)
理解文本的主要意思以及起到支持作用的細節
能夠跟随作者的寫作思路
能夠有感情的,流利的,明白其含義地讀出聲來
表現出對閱讀的渴望和喜愛
Gucci的閱讀評級在她剛進一年級的時候就達到了三年級的水平,因此這裏的很多條她都得到了“強項”的等級。金女士還在綜合評價的信中将Gucci的這一點格外地又誇了一通,除了一些親切的形容詞之外,還列出了相關的事實。盡管我不是她的媽媽,但是讀來也對這個孩子現有的能力既清清楚楚,又格外地爲她感到驕傲。
(四)特殊的數學
數學是美國教育中的一個“痛”。我先生在給物理專業,電子專業的本科生上課的時候,經常需要跟勇于提問的他們解釋sin和cos是怎麽回事。
也許是因爲和國際同齡學生的數學成績相比見绌,不少學校都對數學有特殊的政策。比如康奈爾小學,他們的數學課就是将同一個年級3個班的學生按照能力重新分數學班,一到數學課的時間,學生們就紛紛收拾東西去他們該去的教室。幾乎所有的亞裔學生,當然也包括Gucci,都是在最高等級的數學班裏,他們每天做的數學作業也不同,而在這份期末報告裏,金女士也給每位學生的數學能力分别做詳細的陳述,除了下面已經很詳細的評級項目:
會數,會讀,會寫,會排序1-1000内的所有數字
收集,記錄,比較數據,并預測結果
解決2位數和3位數的加法問題
解決2位數和3位數的減法問題
用十進制符号讀,寫,數錢的數量
運用一系列的策略解決非常規的數學問題
确認,擴展,和自己創造數字的規律排列模式
确認,描述,和比較二維以及三維的圖形
用坐标系網格确定長方形的面積
會畫以及測量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長
認識,會說,會寫,以及比較基本的分數
估計,測量,比較長度,米,厘米,英寸,英尺和碼
認識電子鍾和非電子鍾,分别在小時,半小時,5分鍾的層面上區分并書寫時間
掌握到5乘5的乘法策略
其他的不說,最後一項就可以看出他們數學之痛的一個原因:舍不得讓孩子“硬背”。在我們中國2年級的孩子99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的時候,他們還在老師的希望下“理解”并“掌握”5乘5。因爲不強調背誦記憶,使得他們一到乘法,就需要拿出諸如小硬币,或者畫出小餅幹的排列才能得到一個結果。
我所知道的中國家長,都對美國的數學教育不甚放心,他們往往給孩子帶來國内的數學教材,或者新加坡的教材,或者送孩子去上中國人辦的數學班。
但有一點,讓不同能力的孩子分開,學到和他們能力相應的知識,我以爲是值得借鑒的。
(五)“I love having Gucci in class!”
金女士在綜合評價的2頁紙的最後一句寫道:“I love having Gucci in class! She is a pleasure to teach!”
在康奈爾小學2006春季學期開學後一個月左右,我的朋友收到了她的在上小學2年級的孩子Gucci上個學期的學習進程報告單(Progress Report)。朋友知道我感興趣美國的中小學教育,特意把這份報告單留給我看。她說,你會看到和咱在中國時看到的成績單很不一樣的地方。
我立刻回憶了一遍我從小到大得到過的成績單,一門門學科後面是期中以及期末的分數,老師會寫“該生熱愛老師,團結同學,品德端正,上課認真聽講……”之類的簡短評語。這個模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我在這兒給中文學校班裏的孩子寫的期末成績報告單也是小變不離其宗。我還真從來沒有見過美國學校給出的學習進程報告單,不曉得會怎麽個“很不一樣”法。
大家如果有興趣,也不妨在我貼出正文前猜一猜(多選):
(多謝下面留言的朋友的參與,5個問題沒有一位朋友的猜測有超過2個以上正确。正确答案爲問題之後。)
1)康奈爾小學的這份2年級的學期進程報告單都會包括哪些東西? BCDE
A 各門學科的分數 B 各門學科的學習内容 C 學習态度和相關行爲 D 遲到缺席 E 學生個人品行
2)都以哪些方式?BCD
A 學校印發的學習報告單表格 B 學區印發的學習報告單表格 C 老師寫的總體評價 D 老師寫的單科評價
3)老師對學生學習各種情況進行評級,你覺得大概會有幾項? D
A 10項 B 20項 C 40項 D 60項
4) 報告單上隻包括5門學科,按照以下的順序來排列,你覺得哪門課的評級項目最多?D
A 社會研究 B 自然科學 C 科學技術 D 語言文學 E 數學
5)你覺得這位老師給學生寫的學期評價會有多長? D
A 50個字 B 100個字 C 200個字 D 400個字
————————————————————————————————————————————
背景介紹:
Okemos是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所在地東蘭辛的鄰居小城,因爲靠着大學,居民多爲中高收入的知識分子家庭,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質量相對來說好一些。 Gucci的父母當初選擇在這裏買房,也有這個原因。Gucci所在的Cornell小學是這一片學區中近年“密西根州統考成績排名”據說最好的小學。不管是中國家庭還是美國家庭,隻要買房的經濟條件允許,基本都願意買在最好的中小學附近。因爲那更多地意味着更好的教學質量。
Mrs.King是Gucci二年級的老師,之所以這麽介紹,是因爲金女士擔任二年級除了藝術和體育之外所有課程的教學,也就是說,她通常需要從一大早就開始講課,一直到下午3點放學(也許你會注意到金女士的脖子上挂着一個小麥克風),幸虧,她的班上隻有18個孩子。
————————————————————————
一共有5大張紙,在這個注明了給Gucci的文件夾裏。一個是Okemos公立小學統一印發的2年級學習進程報告單,2頁;還有一份是金女士寫的學期總評,2頁;另外,就數學這門課,還有一頁單獨的評價。
我以爲報告單裏好歹得有些成績,但卻沒有看到。一共有57項密密麻麻的細則,其中包括各門學科本學期的學習内容,後面則是4個等級的評定:
Area of Strength(“強項”或“優異”)
Performing at Expected Level (達标)
Beginning to Development (起步)
Area of Concern (需要加強的方面)
(一)在我們來談學科學習之前
然而,排在最前面的并非科目,而是“Behaviors that promote learning”(可促進學習的行爲習慣),一共10項。
聽從老師的指導
表現出積極的态度
尊重他人的權利,情感,想法和私人物品
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
及時完成上交作業
遵循課堂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會安排自己,以及有序整理自己的學習材料和其他物品
注意力恰當的集中
與他人協作
能夠獨立開始和完成某些任務
在成爲一個介紹者之前,我自己其實也是一個充滿了問号的學習者。
不曉得是什麽東西帶給我的錯覺,使得我在看到“聽從老師的指導”排在第一條的時候覺得有點難以接受。我的師姐韓雪在給那些即将成爲中小學老師的美國本科生上課的時候做過調查,幾乎100%的學生都不願意将來和他們的學生成爲“朋友”的關系,“Authority”(教師的權威)是他們的主要考慮。當然,這其實和給學生一定的尊重和自由也許并不沖突,是我們自己從一個過度缺失自由的環境中走出來,對權威這個詞本能的發怵,而對自由不由自主有過度浪漫的幻想。而其實,在我後來觀察的金女士的一天上課中,她有很多的特殊手勢和信号,比如有某種節奏的拍掌,基本上她不需要開口,學生就知道現在不該做什麽,或該做什麽。
作業。原諒我曾經以爲美國孩子快活到可以不用做作業。韓雪在Lansing一所小學的長期課堂觀察中,這樣的情景并非沒有:在上課初始,老師發現一位同學沒有交作業,直接“剝奪”了他上課的“權利”,叫他去校長辦公室。而事實上,學生每一次作業的成績都會被記錄,并且計算在總成績内,最後的期末考試在某些學校隻占了15%的成績。我想這是個好的地方,總有很多的機會給學生可以去争取,不至于把所有的老命都系于期末的那一擊。
紅色的5條,出現在一個2年級孩子的學習報告單裏,是我以爲好的,相比下面具體知識的掌握,它們真的更加重要。
(二)二年級的孩子需要掌握的“社會研究”知識
第二個類别是“社會研究”這門課,相當于國内小學曆史,地理,公民等課的集中。
理解和下列内容相關的概念:鄰居和社區
理解和下列内容相關的概念:地圖和地球儀
理解核心的民主價值觀:平等,差異性,個體的權利
理解下列經濟概念:經濟需求的供應和服務
紅色的部分,在我的經曆中,都差不多上了初中才開始有所接觸,因此特别列出來。
(三)他們有“主課”的概念嗎?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顯然早就被現實扔進了曆史的垃圾桶,語數爲老大,其他爲小,在我自己念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是如此。于是,另外一個幻象又産生了,就是覺得美國的小學生才是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拿到這份報告單,但從評價項的數目上看,顯然不是那麽回事。
小學課程中,明确規定了“core”(核心)科目爲: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語言文學,數學,除此之外的藝術,美術,體育都是副科。而這份報告單在列的核心課程裏,2年級學生要掌握的社會科學内容的評價項爲4項,自然科學5項,而數學14項,語言藝術幹脆占據了一頁,下面還細分了三個小類别:聽/說,寫,讀,一共爲20項。
金女士介紹說,在小學階段,語言和數學是重中之重,學生們每天的學習時間大部分都花在這兩門課上。語言文學更是其中的最基本的科目。下面該科的評價項目細細看來,其受重視和強調的程度可見一斑,而且,有那麽幾項的描述還是很值得咀嚼。
聽說能力
對小組讨論作出相關的貢獻
能有效地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經曆和想法
恰當使用音量
寫作能力
運用主人公,背景,行爲,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等各因素來進行故事創作的組織
運用過程創作來構思,打草稿和不斷修改寫作的形式
運用描述性的語言和多元化的詞彙
運用正确的标點符号和大小寫格式
學習和正确地使用布置的拼寫詞語
掌握選出的高頻使用的詞語
書寫清晰整潔
表現出對寫作的渴望和喜愛
閱讀能力
運用策略和技巧來進行詞語意思的确定,諸如:字母/發聲的關系,圖片的提示,含義等
增大視覺詞彙量
運用策略和技巧來建構含義,諸如:發生背景,先前得到的知識
根據文學體裁的不同來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
确定故事的基本元素(人物,背景,問題,問題的解決)
理解文本的主要意思以及起到支持作用的細節
能夠跟随作者的寫作思路
能夠有感情的,流利的,明白其含義地讀出聲來
表現出對閱讀的渴望和喜愛
Gucci的閱讀評級在她剛進一年級的時候就達到了三年級的水平,因此這裏的很多條她都得到了“強項”的等級。金女士還在綜合評價的信中将Gucci的這一點格外地又誇了一通,除了一些親切的形容詞之外,還列出了相關的事實。盡管我不是她的媽媽,但是讀來也對這個孩子現有的能力既清清楚楚,又格外地爲她感到驕傲。
(四)特殊的數學
數學是美國教育中的一個“痛”。我先生在給物理專業,電子專業的本科生上課的時候,經常需要跟勇于提問的他們解釋sin和cos是怎麽回事。
也許是因爲和國際同齡學生的數學成績相比見绌,不少學校都對數學有特殊的政策。比如康奈爾小學,他們的數學課就是将同一個年級3個班的學生按照能力重新分數學班,一到數學課的時間,學生們就紛紛收拾東西去他們該去的教室。幾乎所有的亞裔學生,當然也包括Gucci,都是在最高等級的數學班裏,他們每天做的數學作業也不同,而在這份期末報告裏,金女士也給每位學生的數學能力分别做詳細的陳述,除了下面已經很詳細的評級項目:
會數,會讀,會寫,會排序1-1000内的所有數字
收集,記錄,比較數據,并預測結果
解決2位數和3位數的加法問題
解決2位數和3位數的減法問題
用十進制符号讀,寫,數錢的數量
運用一系列的策略解決非常規的數學問題
确認,擴展,和自己創造數字的規律排列模式
确認,描述,和比較二維以及三維的圖形
用坐标系網格确定長方形的面積
會畫以及測量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長
認識,會說,會寫,以及比較基本的分數
估計,測量,比較長度,米,厘米,英寸,英尺和碼
認識電子鍾和非電子鍾,分别在小時,半小時,5分鍾的層面上區分并書寫時間
掌握到5乘5的乘法策略
其他的不說,最後一項就可以看出他們數學之痛的一個原因:舍不得讓孩子“硬背”。在我們中國2年級的孩子99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的時候,他們還在老師的希望下“理解”并“掌握”5乘5。因爲不強調背誦記憶,使得他們一到乘法,就需要拿出諸如小硬币,或者畫出小餅幹的排列才能得到一個結果。
我所知道的中國家長,都對美國的數學教育不甚放心,他們往往給孩子帶來國内的數學教材,或者新加坡的教材,或者送孩子去上中國人辦的數學班。
但有一點,讓不同能力的孩子分開,學到和他們能力相應的知識,我以爲是值得借鑒的。
(五)“I love having Gucci in class!”
金女士在綜合評價的2頁紙的最後一句寫道:“I love having Gucci in class! She is a pleasure to teach!”
前一篇:美国离第一位女总统又近了一步
后一篇:08年普林斯顿美大学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