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比如说学术,看上去似乎和体育毫无关系。但是,你到西方的大学里打听一下教授的背景就知道,许多人年轻时有相当长的运动生涯。人家作学问,常常也张口不离体育。当今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最流行的一个理论,就是game theory,即博弈论。这里的game,也可以翻译成比赛。博弈论中反复讨论的rule of game即游戏规则,也可以直译为比赛规则。这些并不仅仅是个名称而已。这些学问中讨论的,经常是体育比赛的逻辑。比如,罚点球时守门员和罚球队员怎么猜测对方的意图等等,有经济学家由此演绎出一套经济理论,还得了奖。
中国的学者往往鄙视体育,以为那是“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人干的事情。这些学者因为缺乏体育训练,作出的学问就总缺点东西。比如,最近有个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媒体中有一群他的“保镖”。你批评他很难。要么编辑退稿,要么编辑把他的名字删掉,不许你点名。我这里谈球,自然无伤大雅,不妨那他的理论说事。
他最近最有名的理论,就是“只有保护了富人,穷人才能变富”。他的道理是:财富是富人创造的。保护了他们,才能鼓励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穷人吃不着肉,大概也能跟着喝点汤了。如今这一理论十分走红,被誉为是不好听的“大实话”。
其实,把这话放在体育场上一检验,破绽立即出来。比如,一个裁判是否可以说“只有保护了明星,其他人才能成为明星”呢?毕竟,明星是把观众带到体育场的人。最近小贝在美国足球大联盟中露面,大部分观众就是冲他一个人来的。他一个人的工资,有时比对方上场队员的工资总和还多。对他保护不够,被人一脚踢伤了,大联盟岂不赔得血本无归?更何况,明星是对方犯规的主要对象。马拉多纳踢球时,对方的教练无不嘱咐本队防守队员:他一拿球,就把他撂倒,否则就出麻烦了。在客观上,明星确实也需要特别的保护吧?
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优秀裁判会对明星特别关照。相反,好的裁判,往往是那些敢于对大牌明星严格判罚的人。道理很简单:明星之所以是明星,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平等公正的规则下和别人一样竞争。如果你一冲撞明星就犯规,明星就有恃无恐,短期看技艺发挥得更充分,可以连续过七八个人,多进许多球,使比赛更精彩。但过不了多久,这一切就变得虚假,象是表演赛。明星不受挑战,技艺也就无法再提高。最终比赛变得索然无味,观众也不会来了。
市场经济何尝不是如此!市场经济与体育比赛一样,最重要的是维持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的规则,而不是重点保护那些成功者、或者那些能力超强的人。我曾反复举出联合国的世界基尼系数,证明中国是世界九大经济体中贫富分化最大的,也是最穷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有中国这么大的贫富差距。亚当.斯密在二百多年前就说过,中国的富人得到了太多的保护,穷人几乎毫无保护,所以中国会衰落。可以说,贫富分化过大,不是经济发展的症侯,而是落后的标志。
看看现实就明白。中国对富人保护太多,对穷人保护太少。民工干活儿拿不到钱,讨薪要挨打。他们没有权利,工资被压得特别低。这样,就使富人特别好赚钱。许多地方政府,一心一意要创造让富人容易赚钱的“投资环境”,觉得那就是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政策,在短期内也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则惯坏了企业。比如,许多国际企业到中国以后,马上把先进的设备放弃了。原因是中国的人工太便宜。企业用先进设备是要节省人力。但如果节省下来的人力比买的设备还便宜,人家凭什么要用先进设备呢?国内的企业也是如此。想竞争,首先就是压工人的工资。企业在这方面可以无所不为,就象一个大牌球星在场上受到了裁判的照顾一样,以后就不思进去,不会开发新技术。所以,中国虽然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国际一流企业一家也没有。韩国是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国际一流企业有好几家。其中一大理由,就是人家的社会贫富差距比我们小得多,企业不能单靠节省劳动力成本而生存,必须造出一流产品来。而在我们这里,光凭压榨穷人就能赚钱,谁还去提升企业的管理、开发新的技术?这样的游戏规则,怎么可能造出一流的产品。这也怪不得,中国连造方便面也造不出一流来。
这几年主流经济学家的言论不断引起公愤。自然有许多原因。毕竟他们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人自己就是富人,收入来路不明。不过,他们能这样恬不知耻,大概也和没有体育训练、没有公平竞争的概念有关。我希望他们还是少说些话,多到比赛场上活动一下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