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不能当“呼风唤雨”时代的旁观者

(2007-08-05 21:52:40)
标签:

时事评论

四、五年前在刚刚开始给国内的媒体上撰稿时,我写了一篇介绍世界风力发电的文章,呼吁中国把风力发电当成未来能源战略的一个基石。没有想到,当时虽然各报追着请我撰稿,大家都客气地把这篇文章退回。后来费尽周折,算是在一家不甚有影响的媒体上发了。我完全明白编辑对我的看法:此公在国外住的时间太长,不懂中国国情,就爱异想天开。

其实,没有异想天开的人,中国就不能进步。我作这样的人还远不够格,只是在外面见识多一些,把人家的想法和实践介绍一下而已。如今,风力发电在中国也时有耳闻,看来再封闭的脑筋也会有点变化。不过,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和前景,还是远远超出中国公众的想象。

最近《经济学人》发表两篇文章系统介绍风力发电的前沿,读上去象是科幻小说。然而,这种科幻式的能源系统,已经近在眼前。欧洲正构想着用风力解决其30%的电力供应。

想象一下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城市林立、灯火通明的欧洲!靠刮风能解决其三分之一的电力需要?这是太否异想天开了呢?我们不妨看看最近的发展。

风力发电的最大一个障碍,就是造价太高。但是,如我四、五年前指出的,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是起步时的十分之一还不到,而且还在随着技术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爱尔兰的一家风力发电公司最近计划在亚特兰大海域建设的风力电厂,发电量10亿瓦,耗资20亿欧元(即27亿美元)。有专家计算,建一个有同样能力的烧煤的电厂,也需要花23亿美元。这固然省下了4亿美元,但恐怕还不够处理其所制造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费用。如今风力发电已经能在市场上和传统能源竞争,而且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竞争力会更大。

价格上的问题解决后,就可以集中对付下面两个难题。第一,你不能指望在你需要电的地方刮风;第二,你更不能指望在你需要电的时候刮风。第一个问题要好解决一些。你只要在广泛的地区建立风力发电场,那就能彼此互相补充,东方不亮西方亮。毕竟全大陆停风的现象几乎没有。第二个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因为风力能源很难储藏。怎么可以把刮风时的风力能源存起来供不刮风时候用呢?

一个解决的方式,是趁着有风的时候,用风力能源把水泵到高位的水库中存起来,等风力消失而有需要电力时,这些水就可以形成瀑布发电。所以,在设计中的欧洲电力网中,重要的一支通到了挪威,因为那里水库的能力非常大,足以在关键时刻补风力之不足。另一个方案,则是用风力能源在地下储藏压缩空气。等需要是再把这些压缩空气释放出来发电。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两个压缩空气电力公司(分别来自德国和美国)。美国中西部地区也在考虑建设这样的电场。

在风力的时间和地点问题都基本解决后,还要面对这个电力网本身的问题。为了保证风力能源供应的稳定,必须建立大规模的电力网络,使电力能够长距离地传送、各地互相补充。但是,长距离传送中损耗非常大,会直接影响风力能源的效率。我们现在用的是交流电,因为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证实,交流电在短距离的电力传送中损失比直流电小。但是,如今人们发现,直流电在远距离的电力传送中,则比交流电有很大优势。如今挪威的电力公司,已经开始建设连接斯堪底那维亚、荷兰、和德国的直流电力网,用于其电力的出口。一家美国的公司,则在设想运用直流电网把远在撒哈拉的巨大太阳能输送到工业国家。

看看这些发展,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已经进入了呼风唤雨的时代。比起欧美来,中国对这一新的能源技术浪潮的需要更加迫切。第一,中国的污染比欧美要高出数倍,已经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风力发电能够减少许多医疗费用。第二,中国的能源对外依赖比欧美强,供应线路也更脆弱。能源安全问题对中国的威胁更大。风力发电有助于中国的能源独立。第三,中国地域广大多元,许多地区处于季风地带,适合风力发电的发展。比如,华北地区的西北风来得十分规律,而且多是在最需要能源的冬季到来。另外,中国地势西高东地,水利资源丰富,适合水利与风力资源的配合。再看看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已经把这些绿色能源部门打造成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创造了极高的利润。所以,在这个呼风唤雨的时代,中国绝无坐壁上观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