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动车进北京要留下买路钱!

(2007-05-31 12:31:54)
 

治理交通堵塞要学伦顿

薛涌

 

中国大城市的交通堵塞已经成为最大的一个城市病。其实,这也是遍布世界大城市的流行病。既然是流行病,病症类似,那么别人治理此病有效的药方,对我们也同样会有效。

2003年,伦顿施行了汽车进城收费制,被证明是治理交通堵塞的有效对应政策。那年伦顿圈出一块八平方英里左右的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规定凡进入该地区的汽车,都要按一天五英镑的标准缴费;到2005年,这比金额又提高到八英镑。不付费者罚款五十英镑。结果,进入伦顿市中心的车辆减少了20%(相当于日七万辆!),废气排放减少了15%;车速则从每小时8.5英里提高到每小时10英里。去年一年,这一收费制度给伦顿带来了将近一亿英镑利润,正好可以用来补助公共交通。

类似的制度,在新加坡,斯德哥尔摩,奥斯陆等城市也有。纽约市长Bloomberg最近也开始效仿,提出了进入曼哈顿的车辆要缴八美元的方案(卡车则要缴21美元)。虽然此案是否能为纽约市议会接受还未可知,但这种通过政府解决问题的左翼思路居然被美国共和党的市长效仿,足以显示出伦顿方案的吸引力。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通堵塞比伦顿和纽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空气污染更是厉害得多。奥运会还有几个月,国外的报纸上就已经讨论起在北京进行长距离比赛项目的危险性来。要治理这些问题,单靠提高停车费作用有限。伦顿的方案,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捷解决之道。

以北京而论,不妨先考虑把二环以内设为收费区,进入二环的车辆一天缴二十块钱,行之有效后还可以扩张到三环。北京是棋盘式布局,其后二环基本是沿昔日的城墙而建,入二环的路口有限,比较好控制,比起上海来,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如今发达国家的收费口,多采用摄像机扫描汽车牌照,然后把收费单据寄给车主。这样既节省人力,也基本不影响入口的车速。

如果进二环要收费,三环与二环之间的停车压力就会加大。显然,这段地区根本没有足够的停车空间。这样,进三环的车也可能会减少。整个北京大城区的交通都会改善。

伦顿的制度因为行之有效,今年又扩展了一倍,包括了一些富裕的住宅区。为了照顾这些居民的利益,市政府给这些居民在这个区域内开车以90%的收费折扣。此举遭致许多批评。因为这些富裕的居民有了这么大的折扣,在闹市开车就无所谓了。城市的交通可能再度拥挤起来。

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目前私人车在中国还不算普及,拥有者基本上是比较少数的富裕阶层,政府没有必要为这部分人特别设定折扣。开车破坏了城市生态,必须为此付出代价,这也是天经地义。

如今大城市的扩张,把工薪阶层的住所挤到城郊,而且是越来越远;同时,因为交通堵塞,车速越来越慢。这两个因素相加,使他们的通勤时间越来越长,等于在没有提薪的情况下延长了工作时间。而“剥削”他们这段附加的工作时间的,就是那些开着私人车挡了他们道的富裕阶层。我不反对富裕阶层用自己的正当收入享受生活。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他们占有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质量时,他们应该为此“埋单”。

进城车辆收费制实施后,就如同伦顿一样,会带来两个直接的后果。第一,市政府会获得不小的收入。这笔收入,应该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第二,私人车进城锐减后,城里的路面会宽松许多,所有车辆的速度都会大大提高。这甚至对那些付得起钱的富裕阶层来说,也是件好事。当你的私人车只能以蜗牛般的速度行驶时,开车还有什么享受可言呢?还不如花钱买个道路通畅。更何况,路面宽松后,可以设置一些公交特快道,自行车道,步行道等等,一般老百姓通勤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城市污染会有实质性的缓解,所有市民的生活质量都将因此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