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薛涌微博
薛涌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187
  • 关注人气:207,7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好英语不必上大学    薛涌

(2006-10-24 20:03:19)
耶鲁大学在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基金会的支持下,用75万 多美元,准备在把七门课的数码录像,讲稿,以及教学大纲免费在网上公布,使大众能够自由分享常青藤的教育特权。这七门课包括“《旧约》入门”,“物理学入 门”,和“政治哲学入门”等等。虽然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已经把一些教学材料免费在网上公布,但把课堂教学通过录像活灵活现地免费提供给公众,还是第一次。

 

这 一创举,意义深远。目前国际上远程教育的发达,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基本可以这样说:如果上大学就象我二十多年前上北大那样的话,上大学已经不必要了。别 的不说,美国一些教育公司销售的课程,通过光盘把课堂教学搬到屏幕上,教授都是反复选拔出来的“明星”,其授课质量甚至比一些名牌大学的普通课程的水准还 高。不到一百美元,就买下三十六个半小时的课程影像资料。另外,一些大学,把许多教育资料制作成iPod,学生可以象听音乐那样听课。总之,教育产品越来越多。耶鲁这次的举动,既是着眼于公共关系的慈善姿态,又有给自己的课堂作广告的意味,所以必将把精品推出。其他学校,也必然效仿。也许不出几年,听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连买光盘的钱也省了。

 

为什么名牌大学会把自己的课程免费提供给公众?如果网上能够领略耶鲁的课堂教学,人们还需要一年掏4.6万 美元去耶鲁读书吗?耶鲁当然不发愁。网上学了这些课,并不等于修了耶鲁的学分。耶鲁的教育,也绝非听听大课,按规定完成阅读那么简单。人家有讨论班,有社 区活动,有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可是,想想我当年上北大的时候,主要还不就是听听大课吗?那还是中国最好的教育呢。我至今还记得,几个同学好 奇去听一位大师的课,刚进去就被轰出来了。如今呢,在一般的院校,恐怕连象样的大课也不多了。

 

我 不久前曾写过篇文章,《假如明早醒来,我们的母语变成了英文》,遭到网民的炮轰。我的意思不过是说,在现代社会,作为文化的载体,英语比中文的信息含量要 多得多。中国人学英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与其支付那吓人的学费,上不三不四的大学,还不如花精力把英语学好,然后关在家里,一个学期两门课,把网上有的 世界名校的课程踏踏实实地吃透。这样干四年,学养肯定比国内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总而言之,英语已经成为中国学生享受全球化教育的果实的瓶颈。

 

这种远程教育,也给许多民办教育机构提供了机会。毕竟一般人听美国大学的课程还有困难。如果民办教育部门能开办一些辅导班,帮助有志者解决有关的语言和学术障碍,甚至和国外的高校合作,设立远程教育的学位课程,那就会使许多中国人以更便宜的方式受到更好的教育。

 

当然,这也对我们的大学提出了挑战。一个大学如果仅以一些二三流的大课对付学生,这样的大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