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吴伟报导/美联社10月23日发自北京的消息说,据中国媒体报导,在中国有“母亲河”之称的黄河,因污水排放,在其流经的兰州段,已有半英里长的河段变成了一条“红河”。(chinesenewsnet.com)
那么,这条着名“母亲河”是如何变成“红河”的呢?(chinesenewsnet.com)
当地环保部门10月23日表示,黄河兰州段发生的“红色污染”事件,是排放了带有玫瑰染色剂的锅炉循环水所致。美联社指出,这起最新污染发生在拥有200万人口的兰州市,也是继去年以来发生数起工业污染事件导致数个城市关闭供水系统后,中国河流再次被污染事件。(chinesenewsnet.com)
美联社说,现在还不清楚黄河兰州段的染污程度,当地环保人员已从“红河”中取走样本,以确定污水是否有毒。中国官方通讯社称,当地居民在周日下午3时至6
时,看到红水从污水排放管道中流入黄河。当地媒体拍摄的照片显示,在这条兰州居民主要水源的黄河,玫瑰色的红水已经取代了早前的混浊的黄河水。(chinesenewsnet.com)
一名当地黄河水资源委员会的官员向美联社证实说,黄河已遭到新的污染。但这名官员强调,现在仍在对样本进行化验分析,目前还没有得出最终结果。象中国其它官员一样,这名兰州官员只告诉记者他姓王。
http://photos.chinesenewsnet.com/Duowei/2006/10/Duowei_2006_10_23_14_7_11_950_7.jpg 2006年10月22日,兰州雁滩黄河上出现了一个一公里长的红色污染带。(新华网) |
不过,兰州市环保局23日下午通报说,黄河兰州段22日的“红色污染”事件系添加有玫瑰精染色剂的锅炉循环水排放所致。当日下午,黄河兰州段有一市政排水 管排放了红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红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废水在下游50米处汇入黄河主流。据介绍,红色污水排放约三个小时。(chinesenewsnet.com)
当地媒体报导说,经调查,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当日因锅炉补水水箱内拉筋断裂,在进行焊接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冲洗,残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剂,冲洗废水经地沟排入小区化粪池,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chinesenewsnet.com)
兰州环保局通报称,该供热站在锅炉循环水中添加的染色剂为玫瑰精,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物,主要用于纺织、皮革、油漆、绘画颜料等领域进行染色。据悉,兰州市 环保执法人员事发后现场监督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对地沟内残留物进行了清理。同时,城关区环保局向该供热站下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媒体说,兰州雁滩黄河上一个市政排污管向黄河不停地排出红色水,并发出刺鼻臭味,在洄水处形成一条200多米长的红色污染带。22日下午5时40分许,兰州市环保局及黄河上游环境检测污染治理中心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抽样调查。(chinesenewsnet.com)
在现场,黄河上游环境检测污染治理中心工作人员用不锈钢取样水壶取到一壶红色污染水,几分钟后红色污染水却变成了黑色。工作人员估计这是红色污染水与不锈钢取样水壶里的试剂发生了化学反应,红色水中很有可能含有化学污染物质,详细监测结果要等23日才能出来。
http://photos.chinesenewsnet.com/Duowei/2006/10/Duowei_2006_10_23_14_6_50_461_904.jpg 2006年10月22日,兰州雁滩黄河上出现了一个一公里长的红色污染带。(新华网) |
兰州市环保局环境监理所的工作人员表示,经他们调查,排污口附近没有化工、印染企业,由于目前兰州市排污管道建设不规范,因此在短期内很难找到红色污水的排放源头。“红水”究竟是什么成分,是否对黄河造成污染,要等对取样水质进行检测后才能得出结论。(chinesenewsnet.com)
法新社指出,中国70%的河流和湖泊都已被污染。中国官方早前的报告曾承认,其90%的城市地下水也被污染。而最引关注的则是去年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chinesenewsnet.com)
美联社说,在去年11月位于东北的松花江发生严重污染事件后,已迫使中国官方对环境保护采取新的紧急措施。松花江被污染事件,导致黑龙江省会哈尔滨的供水系统被迫关闭数天。美联社称,中国许多城市都被烟雾迷漫着,中国政府承认,其主要河流、运河和湖泊都已遭到严重污染。(chinesenewsnet.com)
中国数亿人口生活在没有足够的干净的饮用水供应之中。近几的,全国已发生众多的农民对工厂污水排放而举行的抗议示威,他们的农作物和饮水资源都遭到污染。针对中国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尤其是黄河已变成了红河,网民已开始在网上发表评论进行抨击。(chinesenewsnet.com)
10月23日,在新浪网的一个论坛上,一名网友写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看看现在她已被糟蹋成什么样子!”另一名网友气愤地提议道:“让兰州市长喝一口‘红水’,他们就会立即想办法解决这个环境污染问题。”(chinesenewsnet.com)
多维社注意到《猓望》杂志23日也发表文章,强调“治理黄河污染刻不容缓”。文章称,黄河治理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国人在为这些成就自豪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越来越让人焦虑的事实:污染正在越来越严重地侵蚀这条母亲河的肌体健康。
http://photos.chinesenewsnet.com/Duowei/2006/10/Duowei_2006_10_23_14_6_10_942_551.jpg 2006年10月22日,兰州雁滩黄河上出现了一个一公里长的红色污染带。(新华网) |
黄河之黄已难掩污染之重。权威部门的检查结果显示,目前黄河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为劣五类水质。黄河流域一些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污染很多直接排入黄河,黄河岸边近年来上马的一些化工项目、造纸企业正在成为悬挂在母亲河身边的一个个“生态炸弹”。(chinesenewsnet.com)
文章说,黄河的一些支流污染同样严重,如渭河,宝鸡以下全程污染逐步加剧,群众形容为“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延河监测断面有40%为劣五类水质,正 在成为一条黑水河;汾河被称为山西的母亲河,有66%已经成为劣五类水质,自太原以下的水体完全失去了生态功能;山西境内的另一条黄河支流涑水河,实际上 已经成为一条排污沟,全程都是劣五类水,污染之重,触目惊心。(chinesenewsnet.com)
文章最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治污的重要性并不逊于治理水患。在治理黄河水土流失,保证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的同时,从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计,要将黄河治污作为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