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議題(香港的大学将把北大清华扫为二流)這麽火,我也來插上一腳。
我就是處在一個親身參與者的位置上,因爲我就是今年剛剛獲得50萬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的本科學生。
其實以我的成績,攷入北大和清華理想的專業沒有問題,但我卻堅定地選擇到香港來讀當地的一流大學,而不去大陸的最高學府。而且我早就決定,即使是自費也會來港讀書。但我的很多同學都去了北大或是清華。
香港對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自由”二字,在這裡所能獲取的資訊之廣是在國内所無法想象的,譬如,對同一新聞事件,持任何觀點的評論你都可以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任何的意見都可以自由的發表,個人意識也比國内更受尊重。至於什麽“毛概”之類更是聞所未聞。
至於香港的大學水平和國内相比究竟如何,我沒有多大的發言權,因爲我沒在國内讀過,但至少我從一些在北大讀過書的學長處所獲得的消息來看,這裡的學術水平 肯定是不必國内最高學府差的。這裡的硬件條件嗎,這個我就敢說了,以我的親身體驗來看,比北大清華強一點,但有限,不會有什麽天壤之別。
但香港的一流學府也有明顯的劣勢,就是本地的學生水平太低,我想招只限于本科階段,這邊的研究生主要都是内地人。但港府有要求本科生中香港本地學生的比例 不能低於百分之90。所以香港人的浮躁功利在學校中盛行,香港大學生很少學習的,多數都是成日“打機”呀,扮靚啊,玩一些無聊的遊戲呀,等等。他們平時相 互聊天的内容也極其低俗,對大陸人也有一種狹隘的歧視。所以說這裡的大學有學習氛圍,我實在不敢苟同,當然,我不能否認本地生中也有一些踏實用功的學生。 不過我向這邊的大學比國内更有學術氛圍應該是真的,至少沒聽説過什麽“造假”一類的醜聞。
即使如此,我來前也從沒動搖過,來後也從沒後悔過來香港
讀大學的決定,因爲這裡真的能教會我太多在北大清華永遠接觸不到的東西,而且自由的心靈,是什麽都換不來的,只要你能自己努力,不被某些港生所同化,香港一定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平臺於你。
我就是處在一個親身參與者的位置上,因爲我就是今年剛剛獲得50萬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的本科學生。
其實以我的成績,攷入北大和清華理想的專業沒有問題,但我卻堅定地選擇到香港來讀當地的一流大學,而不去大陸的最高學府。而且我早就決定,即使是自費也會來港讀書。但我的很多同學都去了北大或是清華。
香港對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自由”二字,在這裡所能獲取的資訊之廣是在國内所無法想象的,譬如,對同一新聞事件,持任何觀點的評論你都可以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任何的意見都可以自由的發表,個人意識也比國内更受尊重。至於什麽“毛概”之類更是聞所未聞。
至於香港的大學水平和國内相比究竟如何,我沒有多大的發言權,因爲我沒在國内讀過,但至少我從一些在北大讀過書的學長處所獲得的消息來看,這裡的學術水平 肯定是不必國内最高學府差的。這裡的硬件條件嗎,這個我就敢說了,以我的親身體驗來看,比北大清華強一點,但有限,不會有什麽天壤之別。
但香港的一流學府也有明顯的劣勢,就是本地的學生水平太低,我想招只限于本科階段,這邊的研究生主要都是内地人。但港府有要求本科生中香港本地學生的比例 不能低於百分之90。所以香港人的浮躁功利在學校中盛行,香港大學生很少學習的,多數都是成日“打機”呀,扮靚啊,玩一些無聊的遊戲呀,等等。他們平時相 互聊天的内容也極其低俗,對大陸人也有一種狹隘的歧視。所以說這裡的大學有學習氛圍,我實在不敢苟同,當然,我不能否認本地生中也有一些踏實用功的學生。 不過我向這邊的大學比國内更有學術氛圍應該是真的,至少沒聽説過什麽“造假”一類的醜聞。
即使如此,我來前也從沒動搖過,來後也從沒後悔過來香港
讀大學的決定,因爲這裡真的能教會我太多在北大清華永遠接觸不到的東西,而且自由的心靈,是什麽都換不來的,只要你能自己努力,不被某些港生所同化,香港一定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平臺於你。
前一篇:全球化的第二波 薛涌
后一篇:体育首先要教育化 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