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一个消失的“人类”
薛涌
薛涌
人类至少已经存在了10万年了。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看,人类还是个年轻的
“种族”。当3到4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迅速扩张时,与人类非常接近的“种族”尼
安德特人灭绝了。
“种族”。当3到4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迅速扩张时,与人类非常接近的“种族”尼
安德特人灭绝了。
尼安德特人的存在以及灭绝,几乎已经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许多书上提到他们时,
都把他们描绘成满身毛发、不能完全直立的半人类。他们被人类淘汰,是生物进化
的必然规律,没有什么可惜的,更不值得大惊小怪。人类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的“合
法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都把他们描绘成满身毛发、不能完全直立的半人类。他们被人类淘汰,是生物进化
的必然规律,没有什么可惜的,更不值得大惊小怪。人类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的“合
法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上述这些看法根本无法立足。学者们早就指出,尼安
德特人是直立的。他们身上有多少毛发,也缺乏证据。简单地说,如果他们剪一个
适当的发式,穿上我们的时装,走在现在的大街上并不显得如何特异。他们的体格
无疑比人类健壮,更能适应严酷的环境。他们有语言能力,能够制造工具和武器,
甚至可能比人类更聪明。J. Diamond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比人类要大
10%。虽然脑容量大并不一定能够证明尼安德特人的智商比人类高,但也无法排除这
样的可能。至少说人类智力高于尼安德特人是没有根据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大约
从30万年前出现,存在了至少20多万年,比起仅仅存在了10万年的人类来,资历老
多了,适应的各种环境变化也多得多。很难想象,他们在和人类的竞争中会输。那
么,为什么他们在人类大规模侵入他们的领地后不久就灭绝了?他们和人类是什么
关系?他们的命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人类从他们的历史中,应该学到
什么教训?
德特人是直立的。他们身上有多少毛发,也缺乏证据。简单地说,如果他们剪一个
适当的发式,穿上我们的时装,走在现在的大街上并不显得如何特异。他们的体格
无疑比人类健壮,更能适应严酷的环境。他们有语言能力,能够制造工具和武器,
甚至可能比人类更聪明。J. Diamond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比人类要大
10%。虽然脑容量大并不一定能够证明尼安德特人的智商比人类高,但也无法排除这
样的可能。至少说人类智力高于尼安德特人是没有根据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大约
从30万年前出现,存在了至少20多万年,比起仅仅存在了10万年的人类来,资历老
多了,适应的各种环境变化也多得多。很难想象,他们在和人类的竞争中会输。那
么,为什么他们在人类大规模侵入他们的领地后不久就灭绝了?他们和人类是什么
关系?他们的命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人类从他们的历史中,应该学到
什么教训?
有学者认为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是人类对他们的大屠杀所致。看看哥伦布以来欧洲
人对待印第安人的策略,看看20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种族清洗,此说自然显得颇有
说服力。只可惜没有考古依据的支持。况且,早期人类分布稀疏,很难说和尼安德
特人会有什么直接冲突。另有学者假设尼安德特人和人类通婚,最终合二为一。但
是现代DNA的验证已经排除了这种可能。这就使最近的新假说显得格外有吸引力:贸
易使人类淘汰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和人类共居同一地区,共享同一资源。但
是,人类是贸易的动物,尼安德特人则不是。贸易使人类克服了自身的生物劣势,
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导致人口扩张。人口扩张的结果,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
给尼安德特人剩下的资源越来越少,使之最终灭绝。
人对待印第安人的策略,看看20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种族清洗,此说自然显得颇有
说服力。只可惜没有考古依据的支持。况且,早期人类分布稀疏,很难说和尼安德
特人会有什么直接冲突。另有学者假设尼安德特人和人类通婚,最终合二为一。但
是现代DNA的验证已经排除了这种可能。这就使最近的新假说显得格外有吸引力:贸
易使人类淘汰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和人类共居同一地区,共享同一资源。但
是,人类是贸易的动物,尼安德特人则不是。贸易使人类克服了自身的生物劣势,
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导致人口扩张。人口扩张的结果,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
给尼安德特人剩下的资源越来越少,使之最终灭绝。
今年出版的“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发表了Richard D. Horan, Erwin Bulte, Jason F. Shogren三教授联名撰写的论文,
“贸易是怎么从生物排斥中拯救了人类:一个关于尼安德特人灭绝的经济理论”(How
trade saved humanity from biological exclusion: an economic theory of Neanderthal
extinction),通过综合旧说、总结最新的考古发现、以及一系列计算机数字模型,
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详尽的论证。
发表了Richard D. Horan, Erwin Bulte, Jason F. Shogren三教授联名撰写的论文,
“贸易是怎么从生物排斥中拯救了人类:一个关于尼安德特人灭绝的经济理论”(How
trade saved humanity from biological exclusion: an economic theory of Neanderthal
extinction),通过综合旧说、总结最新的考古发现、以及一系列计算机数字模型,
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详尽的论证。
这一假说的理论基础,是竞争排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当两个物种占据同一
地区的同一“生态龛”(niche)时,由于他们依赖同一资源,那么能够最有效率地获
得资源的一个物种就将生存,另一物种就将缓慢地灭绝。这里所谓的效率又来源于
两种机制,一是机械性的生物基础,一是社会或行为的根源。自达尔文以来,人们
在认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规律时,基本上都是注重前者,即物种的生
物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在自然秩序中存活、竞争的优势和弱点。基于这种生物效率
的竞争排斥,被称为“生物排斥”。
地区的同一“生态龛”(niche)时,由于他们依赖同一资源,那么能够最有效率地获
得资源的一个物种就将生存,另一物种就将缓慢地灭绝。这里所谓的效率又来源于
两种机制,一是机械性的生物基础,一是社会或行为的根源。自达尔文以来,人们
在认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规律时,基本上都是注重前者,即物种的生
物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在自然秩序中存活、竞争的优势和弱点。基于这种生物效率
的竞争排斥,被称为“生物排斥”。
既然尼安德特人比人类的身体强壮,脑容量也大10%,因此可能更聪明,“生物排斥”
说就无法解释他们为什么被人类所淘汰。这就使人们注意第二种物种效率的基础,
即一个物种的社会行为。学者们发现,早期人类拥有一些尼安德特人所没有的社会
特征。用Ian Tattersall和J.H. Schwartz的话来说,就是所谓早期人类的“行为现
代性”(behavioral modernity)。这种行为现代性使人类发展出一套复杂的社会体
系,用自己作为群体的效率弥补了作为个体生物劣势,战胜了更强壮也可能更聪明
的尼安德特人。
说就无法解释他们为什么被人类所淘汰。这就使人们注意第二种物种效率的基础,
即一个物种的社会行为。学者们发现,早期人类拥有一些尼安德特人所没有的社会
特征。用Ian Tattersall和J.H. Schwartz的话来说,就是所谓早期人类的“行为现
代性”(behavioral modernity)。这种行为现代性使人类发展出一套复杂的社会体
系,用自己作为群体的效率弥补了作为个体生物劣势,战胜了更强壮也可能更聪明
的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最早出现于30万年以前,到20万年前为止,他们的踪迹遍于欧洲和西非。
从发现的遗址中看,尼安德特的社会是复合型的,有一定的社会网络;不过社会群
落的规模非常有限度,一般最多四十多个人。这些人的生存空间基本没有组织、没
有根据功能进行分割的迹象。使用的物品没有经过远距离的移动,属于当地产品。
聚落之间缺乏联系。他们彼此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合作或交换,比如大家在一个聚落
中分享食物。但这都属于非常初级的合作行为。他们没有专业分工,没有聚落之间
的日常贸易。总之,他们缺乏人类那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创造性的行为、前瞻性的
计划、以及在思想、信息、原材料方面的交流。
从发现的遗址中看,尼安德特的社会是复合型的,有一定的社会网络;不过社会群
落的规模非常有限度,一般最多四十多个人。这些人的生存空间基本没有组织、没
有根据功能进行分割的迹象。使用的物品没有经过远距离的移动,属于当地产品。
聚落之间缺乏联系。他们彼此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合作或交换,比如大家在一个聚落
中分享食物。但这都属于非常初级的合作行为。他们没有专业分工,没有聚落之间
的日常贸易。总之,他们缺乏人类那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创造性的行为、前瞻性的
计划、以及在思想、信息、原材料方面的交流。
人类在1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大约在四万七千年前,一部分人类群体迁移到中东地
区。在大约4万年前,另一部分群体从非洲迁移到伊比利亚半岛。当人类向亚洲和欧
洲迁移时,复杂的技术和社会组织开始形成。
区。在大约4万年前,另一部分群体从非洲迁移到伊比利亚半岛。当人类向亚洲和欧
洲迁移时,复杂的技术和社会组织开始形成。
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是个贸易的物种。在其聚居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用
非本地的材料制造的石器、象牙;一些海贝首饰,在离海岸甚远的地方被发现。考
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根据这些发现,能够重构出复杂的贸易网络。这一切说明人类
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物资运送和交换。另外,人类的居住空间,也根据功能进行了划
分,分工开始出现。这些分工,进一步导致了专业技术的发达,刺激了创新和一系
列“非维生性”的行为,比如艺术活动,导致了所谓的“文化大爆发”(cultural
explosion)。
非本地的材料制造的石器、象牙;一些海贝首饰,在离海岸甚远的地方被发现。考
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根据这些发现,能够重构出复杂的贸易网络。这一切说明人类
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物资运送和交换。另外,人类的居住空间,也根据功能进行了划
分,分工开始出现。这些分工,进一步导致了专业技术的发达,刺激了创新和一系
列“非维生性”的行为,比如艺术活动,导致了所谓的“文化大爆发”(cultural
explosion)。
当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类社会和尼安德特人出现在同样的生存空间,并占有同样的
“生态龛”时,什么情况会出现呢?Richard D. Horan, Erwin Bulte, Jason F.
Shogren三教授根据不同的假设设计了一系列计算机数据模型进行演绎,结果表明,
即使在尼安德特人占有生物性征上的一点优势、按一般进化论的规律会淘汰人类的
情况下,人类也会靠其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成群体的效率,最终克服个体上对尼安
德特人的劣势,将对方淘汰。
“生态龛”时,什么情况会出现呢?Richard D. Horan, Erwin Bulte, Jason F.
Shogren三教授根据不同的假设设计了一系列计算机数据模型进行演绎,结果表明,
即使在尼安德特人占有生物性征上的一点优势、按一般进化论的规律会淘汰人类的
情况下,人类也会靠其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成群体的效率,最终克服个体上对尼安
德特人的劣势,将对方淘汰。
这一过程如何发生的呢?我们不妨简述一下这些计算机数据模型的基本预设和逻辑:
尼安德特人和人类都在同一个区域靠猎取同样的野生动物为生。假设尼安德特人是
更好的猎手,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他们几乎肯定淘汰人类。但是,尼安德特人不进
行贸易,缺少社会分工。所以,人人都必须狩猎。这就大大降低了作为群体的效率。
因为在同一物种中,每个个体的差异都非常巨大。特别是在原始状态下,没有必要
的医疗手段,生活环境严峻,残疾、病弱者甚多。比如许多人一直认为尼安德特人
是粗矮蹲踞型的物种,不象人类那样能够直立行走。但一些人类学家发现,这一印
象是根据那些患有关节炎的个体骨胳标本得来的。这些患病者,在一个没有分工的
社会,被迫和大家一样狩猎,力不从心,自然会被淘汰。由于这样的人在远古时代
人数众多,他们的生存危机,直接影响到本物种的人口增长。
尼安德特人和人类都在同一个区域靠猎取同样的野生动物为生。假设尼安德特人是
更好的猎手,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他们几乎肯定淘汰人类。但是,尼安德特人不进
行贸易,缺少社会分工。所以,人人都必须狩猎。这就大大降低了作为群体的效率。
因为在同一物种中,每个个体的差异都非常巨大。特别是在原始状态下,没有必要
的医疗手段,生活环境严峻,残疾、病弱者甚多。比如许多人一直认为尼安德特人
是粗矮蹲踞型的物种,不象人类那样能够直立行走。但一些人类学家发现,这一印
象是根据那些患有关节炎的个体骨胳标本得来的。这些患病者,在一个没有分工的
社会,被迫和大家一样狩猎,力不从心,自然会被淘汰。由于这样的人在远古时代
人数众多,他们的生存危机,直接影响到本物种的人口增长。
假设人类作为个体比尼安德特人略逊一筹,但总还是有些好猎手。有了复杂的社会
组织,打猎成了这些优秀猎手的专业。那些残疾病弱者,可以干些别的事情,比如
磨制武器、采集植物食品、制造衣物等等。一个跑不快的人,一天到晚在那里磨制
武器、精益求精,他的技艺,很快就超过自己制造武器打猎的最强壮的尼安德特人,
因为后者毕竟要花大部份时间在狩猎中出生入死,无心在武器制造上下太大功夫。
这样,人类的武器就比尼安德特人的更先进;同时,人类的猎手,不需要操心武器
制造,可以专心打猎,再加上武器先进,狩猎技术也追上并超过比自己强壮的尼安
德特人。其他专业也无不如此。比如,有些人专门复杂采集植物食品,最后发明了
农业;有些人专门负责食物处理,使有限的食物得以有效地保管,在饥荒中就会显
示出过人的生存能力;当然还会有人从事原始的医疗,使本群体的健康保健水平大
为提高。这样,不同的人才有了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之间再进行贸易,大家都有
更多的机会活下来。非狩猎的人,得到的肉食成本比较低,因为狩猎的人技术好、
武器好,生产力大。一开始从这一系统中受益最大的,实际上是这些不适合打猎的
人。狩猎者得到其他物品的价格也低,因为各种物品有专业人员生产,物美价廉,
供应充足。最后,人类的生育率提高了,活得也长了,人口随之猛增。
组织,打猎成了这些优秀猎手的专业。那些残疾病弱者,可以干些别的事情,比如
磨制武器、采集植物食品、制造衣物等等。一个跑不快的人,一天到晚在那里磨制
武器、精益求精,他的技艺,很快就超过自己制造武器打猎的最强壮的尼安德特人,
因为后者毕竟要花大部份时间在狩猎中出生入死,无心在武器制造上下太大功夫。
这样,人类的武器就比尼安德特人的更先进;同时,人类的猎手,不需要操心武器
制造,可以专心打猎,再加上武器先进,狩猎技术也追上并超过比自己强壮的尼安
德特人。其他专业也无不如此。比如,有些人专门复杂采集植物食品,最后发明了
农业;有些人专门负责食物处理,使有限的食物得以有效地保管,在饥荒中就会显
示出过人的生存能力;当然还会有人从事原始的医疗,使本群体的健康保健水平大
为提高。这样,不同的人才有了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之间再进行贸易,大家都有
更多的机会活下来。非狩猎的人,得到的肉食成本比较低,因为狩猎的人技术好、
武器好,生产力大。一开始从这一系统中受益最大的,实际上是这些不适合打猎的
人。狩猎者得到其他物品的价格也低,因为各种物品有专业人员生产,物美价廉,
供应充足。最后,人类的生育率提高了,活得也长了,人口随之猛增。
当人类的人口膨胀之时,就会给人类和尼安德特人使用的共同资源带来压力。作为
捕猎对象的野生动物会越来越稀少。而人类作为整体狩猎越来越有效率,就逐渐夺
走了尼安德特人所依赖的资源,使之渐渐失去生存的依据。四万七千万年人类进入
尼安德特人的领地,形成复杂的贸易和分工型社会,双方分享同一“生态龛”。到
三万至四万年上下,尼安德特人灭绝。竞争的时间,大概有一万年左右。
捕猎对象的野生动物会越来越稀少。而人类作为整体狩猎越来越有效率,就逐渐夺
走了尼安德特人所依赖的资源,使之渐渐失去生存的依据。四万七千万年人类进入
尼安德特人的领地,形成复杂的贸易和分工型社会,双方分享同一“生态龛”。到
三万至四万年上下,尼安德特人灭绝。竞争的时间,大概有一万年左右。
这一理论,把经济学、社会学扩张到史前时代,比起传统的进化论来,有明显的发
展。传统的进化论,注重物种单体的生物性征,比如拿一个早期人类的化石标本,
和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化石标本比较,看哪一个更优。或把一系列物种的标本排列比
较后,根据“生物排斥”(即没有效率的物种被自然淘汰)的原则,最后得出一个生
物进化的图景。但是,这一强调个体生物性征的理论,忽视了许多物种作为群体的
行为。特别是象人类这样的高级物种,可以通过个体之间的协调,形成高级社会,
克服个体的生物缺陷,最终获得进化的优势。
展。传统的进化论,注重物种单体的生物性征,比如拿一个早期人类的化石标本,
和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化石标本比较,看哪一个更优。或把一系列物种的标本排列比
较后,根据“生物排斥”(即没有效率的物种被自然淘汰)的原则,最后得出一个生
物进化的图景。但是,这一强调个体生物性征的理论,忽视了许多物种作为群体的
行为。特别是象人类这样的高级物种,可以通过个体之间的协调,形成高级社会,
克服个体的生物缺陷,最终获得进化的优势。
不过,这一理论尚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第一,即使尼安德特人和人类共存与一个
“生态龛”中,两者是否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即使人类因为其社会分工
和贸易的发达变成了非常有效率的狩猎者,人口不断膨胀,占据的资源越来越多,
但毕竟远古时代地广人稀,资源充足。如果自然野生动物完全能够支持这两个物种
的生存,就不能说尼安德特人是被人类所取代的。就这个问题,笔者直接请教了此
说的主要创建人Jason F. Shogren教授。在笔者看来,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有
限甚至短缺的前提下。用Jason F. Shogren教授的话来说,经济学是个关于短缺的
学问。但这个前提,在远古未必存在。那时可能没有资源有限或短缺的问题,主要
的问题可能是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不足。Jason F. Shogren对此疑问也颇为认同。
他承认,因为年代久远,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当时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同时支持这两
个物种。不过,他的数据模型中,确实演示了随着人类的人口膨胀,资源开始不足。
他和他的同事在另一项研究中,甚至提出人类有效的狩猎,在一万两千年前左右的
时间曾引起物种的大规模灭绝。在此之前的两百万年中,物种很少灭绝。比如美洲
只有50种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平均四万年一种。但以一万两千年前为起点,美洲在
接下来两千年内,有57种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平均30年一个。其直接原因,就是人
类在一万两千年左右的时间从亚洲跨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可见人类对生态
的影响不容低估。
“生态龛”中,两者是否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即使人类因为其社会分工
和贸易的发达变成了非常有效率的狩猎者,人口不断膨胀,占据的资源越来越多,
但毕竟远古时代地广人稀,资源充足。如果自然野生动物完全能够支持这两个物种
的生存,就不能说尼安德特人是被人类所取代的。就这个问题,笔者直接请教了此
说的主要创建人Jason F. Shogren教授。在笔者看来,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有
限甚至短缺的前提下。用Jason F. Shogren教授的话来说,经济学是个关于短缺的
学问。但这个前提,在远古未必存在。那时可能没有资源有限或短缺的问题,主要
的问题可能是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不足。Jason F. Shogren对此疑问也颇为认同。
他承认,因为年代久远,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当时的生态系统不可能同时支持这两
个物种。不过,他的数据模型中,确实演示了随着人类的人口膨胀,资源开始不足。
他和他的同事在另一项研究中,甚至提出人类有效的狩猎,在一万两千年前左右的
时间曾引起物种的大规模灭绝。在此之前的两百万年中,物种很少灭绝。比如美洲
只有50种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平均四万年一种。但以一万两千年前为起点,美洲在
接下来两千年内,有57种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平均30年一个。其直接原因,就是人
类在一万两千年左右的时间从亚洲跨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可见人类对生态
的影响不容低估。
另一个问题是,比人类又健壮、脑容量又大的尼安德特人,为什么没有想起来发展
贸易和社会分工,而坐视自己灭绝?有人认为人类发展出一个复杂社会,在于其认
知和语言能力的特异。但是,怎么能够确定尼安德特人在这方面就比人类弱呢?人
家的脑袋明明更大呀!以笔者看来,尼安德特人完全可能在个人层面比人类聪明,
但却维持着一个落后的社会形态。这方面,看看人类社会本身就能够明白。最近有
研究表明,亚裔比白人智商要高,甚至脑容量也大。这从美国多种族的日常生活中
也能得到感性的验证: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亚裔往往表现比
白人优异。再看看奥运会,黑人明显要比白人强壮。但是,作为一个种族,不如亚
裔聪明、比不上黑人健壮的白人,却发展出了优异的社会体制,如民主政治、资本
主义经济体制、和基督教文化。为什么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对这些竟几千年执迷不悟
呢?看来不论是尼安德特人也好,还是人类也好,都有不少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时候。
我们现代亚洲社会幸运的地方,是看到人家白人的社会组织优秀,可以赶紧效仿。
但在蛮荒时代,尼安德特人内部彼此之间联系也不多,和人类更无直接接触,无法
学习,只能坐视自己享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不能理解背后控制的力量是什么。
贸易和社会分工,而坐视自己灭绝?有人认为人类发展出一个复杂社会,在于其认
知和语言能力的特异。但是,怎么能够确定尼安德特人在这方面就比人类弱呢?人
家的脑袋明明更大呀!以笔者看来,尼安德特人完全可能在个人层面比人类聪明,
但却维持着一个落后的社会形态。这方面,看看人类社会本身就能够明白。最近有
研究表明,亚裔比白人智商要高,甚至脑容量也大。这从美国多种族的日常生活中
也能得到感性的验证: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亚裔往往表现比
白人优异。再看看奥运会,黑人明显要比白人强壮。但是,作为一个种族,不如亚
裔聪明、比不上黑人健壮的白人,却发展出了优异的社会体制,如民主政治、资本
主义经济体制、和基督教文化。为什么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对这些竟几千年执迷不悟
呢?看来不论是尼安德特人也好,还是人类也好,都有不少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时候。
我们现代亚洲社会幸运的地方,是看到人家白人的社会组织优秀,可以赶紧效仿。
但在蛮荒时代,尼安德特人内部彼此之间联系也不多,和人类更无直接接触,无法
学习,只能坐视自己享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不能理解背后控制的力量是什么。
尼安德特人消失了,人类又将如何?人类熬到尼安德特人的资历,还得要经过十多
万年的远征。现在人类就完全有自我毁灭的能力。想想一个可能比自己聪明的物种
已经灭绝的事实,难免不寒而栗。
万年的远征。现在人类就完全有自我毁灭的能力。想想一个可能比自己聪明的物种
已经灭绝的事实,难免不寒而栗。
前一篇:明早醒来,我们的母语变成了英文
后一篇:中国人啊,我们怎么为自己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