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奈夫管理温莎基金(Winsdor
Fund)24年,1998年该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为14.3%,而标普则只有9.4%。在过去的20年,他同时也管理格迷尼基金(Gemini
Fund),该基金的增长率几乎也是股市价格增长率的两倍。温莎基金本身在数年内达到数十亿美元,到1988年上升到59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收益型股票基金。至1995年约翰·奈夫卸下基金经理人之时,该基金管理资产达110亿美元。约翰·奈夫非常重视“价值投资”,他喜欢购买某一时刻股价非常低,表现极差的股票。而且他总会在股价过高走势太强时准确无误的抛出股票。在低迷时买进,在过分超出正常价格时卖出,从这看来,他是一个典型的逆向行动者。
约翰·奈夫出生于1931年的俄亥俄州,1934年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给一为石油企业家,随后全家一直在密歇根漂泊,最终定居于德克萨斯州。约翰·奈夫读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在外打工,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业没有任何长进,和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毕业后在多家工厂工作,包括一家生产点唱机的工厂。同时,他的亲生父亲正从事汽车和工业设备供应行业,并劝说约翰·奈夫参与他的生意管理。约翰·奈夫发现那段经历非常有用。父亲经常教导他特别注意他所支付的价格,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买得好才能卖得好。”之后约翰·奈夫又当了两年的海军,在军中学会了航海电子技术。
复员后奈夫继续学业,进入Toledo大学主修工业营销,其中两门课程分别为公司财务和投资,这时约翰·奈夫的兴趣被极大的激起,他认为他终于找到了他真正想要的工作。当时Toledo金融系的主管是Sidney
Robbins,他曾对格雷厄姆的著作《证券分析》作了重要的修订。最初约翰·奈夫学习投资理论,后来又参加夜校学习获得了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硕士学位。约翰·奈夫于1954年的圣诞假期来到纽约,他想看看自己能否胜任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但由于他的声音不够响亮,没有威信,有人建议他做证券分析师。但他的妻子不喜欢纽约,所以他确实成了证券分析师,并在Chevland 国家城市银行工作了8年半。后来他成为了该银行信托部的研究主管,但他总是相信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那些当时最不被看好的股票,这种理论常常与信托部的委员产生分歧。委员都喜欢那些大公司的股票,因为购买这类股票可以让客户安心,虽然它们并不赢利。约翰·奈夫的导师认为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要比其他的人看得远,一旦你下定决心,就坚持下去,要有耐心。这种投资风格后来变成约翰·奈夫自己的风格,而且让他受益无穷。
1963年离开Chevland银行之后,约翰·奈夫进入费城威灵顿基金管理公司 (Wellington
Management Company)。一年后,也就是1964年,他成为了六年前成立的先锋温莎基金(Vanguard Windsor
Fund)的投资组合经理人。那时的温莎基金,约翰·奈夫共有四个合作伙伴,由chuck
Freeman 领导,此人后来和约翰·内夫一起共事了20多年。公司使用的是提成报酬制,也就是说如果温莎基金的业绩良好,他和他的伙伴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报酬。
然而,他的私人生活的风格就像他要买进的股票一样,谦和而毫不引人注目。他的住宅除了一个网球场就在没有别的什么华丽的装饰了,他喜欢周末来一场激烈的网球赛。他总喜欢说他买的设施或衣服有多便宜。他说他的鞋袜是在LOU的鞋类大集市购买而夹克是在一家打折店购买,他的女儿要买辆车,他把价格研究了半天后把女儿打发回去要求给予500美元的折扣。他常常坐在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上办公,经常是简洁明了地结束电话谈话,他喜欢阅读历史,特别是欧洲历史,他也喜欢旅游。有些时候他节俭的行为方式反而制造了投资机会。
有一次他在研究一家叫做Buellington 的大衣仓储公司。他于是把他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出去,采购连锁折扣店之一的衣服样品。她们带回来三件大衣,并强烈建议约翰·奈夫买进该公司的股票。约翰·奈夫接受了她们的建议,赢得了500万美元的收益。几乎又是同样的方式,当福特公司推出新款汽车TAUTAS时,约翰·奈夫对这款汽车和这家公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解释说之所以投资福特,是因为这家公司无债务并且有着90亿美元现金。他认为福特的管理和GM的差别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通用的管理者是骄傲的,而福特的管理者更像亲人,他们知道如何节约成本和避免高高在上产生的错觉。福特的管理者和流水线员工吃在一块,所以知道员工在想些什么。福特的生产线员工一年可以得到数万元的奖金,但通用的却什么也没有。约翰·奈夫于是在1984年大量买进福特股票,那一年因为人们对汽车制造业失望使得汽车板快的股价下跌到每股12美元。一年内他以低于14美元的平均价格购进了1230万美元的汽车股。三年后股价上升到50美元,给温莎基金带来5亿美元的收入。
198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请求约翰·奈夫管理该校的捐赠基金。该基金的收入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成为94所高校基金中最差。约翰·奈夫还是用他的一贯方式重新组建了该基金的投资组合,还是购买低调的、不受欢迎的但非常便宜的公司股票。一些受托人反对这一方式,催促他买进当时看来非常令人兴奋的公司股票。这种偏好,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这一基金过去表现极差的原因。然而,约翰·奈夫完全不顾他们的催促,结果也证明约翰·奈夫的选择是对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基金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一跃为所有大学基金的前5名。
约翰·奈夫和一些其他的伟大投资者一样具有两个特征:小时后家境贫寒,而现在是一个工作狂。约翰·奈夫的继父不善经营,所以他的家庭总是在贫困中挣扎,所以他在很早就下定决心,时机来临时他一定要非常精明地处理钱财。他每星期工作60到70个小时,包括每个周末工作15个小时。在办公室,他集中精神不允许任何打扰,而且对他的员工近乎苛刻,当他认为工作没做好时非常严厉甚至有些粗暴。而另一方面,他也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约翰·奈夫是一位出色的证券分析师,在将近35年的工作经历中,约翰·奈夫已经买进或研究了大部分他认为值得购买的公司股票,他紧紧盯住那些股市中不受欢迎的行业集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