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泉州出了个驸马爷
标签:
杂谈 |
苏东坡作赋曰“泉人许珏” 专家称此人或是晋江许后裔
2012年3月4日,本报采风团一行8人,赴广东潮州追访五娘遗迹的同时,还走进了位于潮州市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的潮州许驸马府,一探这个相国门第的庐山真面目。这次寻常的探访,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许驸马府主人许珏原来是泉州人,同时也解开了史学界长期来争论不休的祖籍地悬疑。这几天,我们通过采访民俗专家和查阅研究相关史料,又有了新收获———贵为宋朝英宗皇帝的驸马许珏,老家极有可能就在晋江。 许驸马疑是晋江许后裔 在许珏的族谱上,记载着一个曾经显赫的家族:曾祖父许申是宋真宗时的刑部郎中,祖父是宋仁宗时的太子陪读老师许因,父亲许闻诲和叔父许闻义、许闻一都中过进士。年轻时的许珏,凭借父祖辈的恩荫步入仕途,在宋仁宗身边谋个很不起眼的武官。与德安郡主成亲后不久,他便被外发为宾州观察使;神宗熙宁八年,许珏被朝廷任命为监军,率军征讨越南国,之后又被任命为广南西路兵马都监;元祐六年,这个昔日耀眼的皇亲国戚遭到贬谪,寄居儋州。 历朝历代的《广东通志》《潮州府志》和《宋史》,对许珏其人其事也都有记载,但他的籍贯在历史上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悬案———史学界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潮州人,第二种说法是泉州人。持“潮州说”的史学者认为,按照古代名门望族习惯沿袭“魂归故里”的理念,许驸马故乡与其真实墓址应该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许驸马埋骨于潮州,潮州便是其故乡;持“泉州说”的则认为,许珏老家在泉州,其先祖许烈是从泉州迁徙到潮州,就连鼎鼎大名的苏东坡还写下了“泉人许珏”的诗句。 有关许珏的籍属之争,尽管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泉人许珏”这一说法近年来进入了泉州和潮州两地史学研究者的视线,并引起潮州许氏家族的认可。2009年,有关部门对许驸马府进行修缮,新增“许驸马家族陈列史展厅”,上面记载道:“五代十国后周恭帝年间,漳州、泉州等地屡遭兵火,许氏73世祖许烈,由泉州迁居潮州,创居韩山山前乡,为许氏开潮始祖。”由此说来,许烈的第五世孙许珏确是泉州人。 许洁是许珏的裔孙,在许驸马府上班。她告诉记者,大多数潮州许氏认泉州为祖籍地,新近修订的《韩山名贤世家许氏族谱序》记载了许氏潮州始祖许烈于周恭帝年间从泉州迁居潮州、创居韩山山前乡一事。族谱上的记载与苏东坡笔下的“泉人许珏”相符合,印证了潮州许氏是自泉州而来。 那么,许珏的高祖许烈到底是泉州哪个地方的?翻开《韩山名贤世家许氏族谱序》一书,上面并未提及其故乡在泉州哪个村庄。不过,查阅《晋江许氏源流》和《潮州许氏来源》等资料,我们惊奇地发现,晋江龙湖镇石龟许厝村开基祖为许爱,系许陶(许天正之父)裔孙,唐末先居晋江十七八都瑶林乡,后居丁亭乡(今石龟许厝村)。在许爱定居晋江约半个世纪后的周恭帝年间,与其同为许陶裔孙的许烈,从泉州迁居潮州。 对此,有民俗专家表示,晋江龙湖镇石龟许厝村是中原许氏较早入闽的村落之一,也是许氏分居闽粤两地的主要发祥地,许烈很有可能是从这里迁往潮州。 泉州历史研究会会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许氏委员会会长许在全说,周恭帝年间,闽南战乱不断,出现几次移民热潮,潮州许氏族谱没有详细记载开基祖许烈是从泉州哪个地方迁走的,是符合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 “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许烈是哪个村庄人,但有一点比较肯定的是,许烈应该是从晋江迁居潮州的。因为唐末至宋初,晋江为泉州许氏的主要发祥地,晋江许氏已经是在泉州地区较有势力的望族,许驸马的高祖许烈又恰恰是这个时期迁往潮州的。”许在全介绍,目前晋江有十多万许姓人家,从唐代至今,其后子孙散布于晋江100多个村落,并分居泉州鲤城、南安、惠安、安溪、永春、潮州、广州、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前些年,潮汕地区的部分许氏宗亲曾组团来晋江寻根祭祖,身为福建省许氏源流研究会负责人的他,还与他们进行过交流,并为其族谱题词。 不过,许会长也表示,许驸马祖籍在晋江这一观点虽有一定的可信度,但还需要文物及其他文献进一步佐证,所以他们下一步计划与潮州许氏宗亲互动,搜集更多的资料来佐证。 老丈人英年早逝 驸马爷贬谪边疆 踩着静静的青石板,走进幽深的潮州葡萄巷,我们被一座藏身于旧民居之中的古代府第建筑所吸引。古厝浑朴典雅,高高的门槛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主人不凡的身份。这便是宋代许驸马府,也是历史上唯一坐落在地方上的驸马府。这里曾经住着一户皇亲国戚———宋英宗皇帝的乘龙快婿许珏。 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至明清,公主到了嫁娶年龄,皇上一般会赐府邸,在京城或公主的封地建造府邸,招驸马来成婚。可潮州不是京城,也并非是公主封地,怎么会有驸马府呢?许驸马府工作人员许洁说,许驸马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已有940多年历史,是宋英宗驸马许珏和德安公主的府第,潮州人俗称“许驸马府”。据说,这座国内罕见的府第,是按照皇宫建筑特色而建的。相传,当宋英宗还只是一名东宫太子时,许珏的爷爷许因是他的陪读先生,听身边的相士说恩师许因有个在朝廷当武官的孙子,左脚底长有一颗红圆痣,日后是个大富大贵人物;宋英宗听信了相士的话,把大女儿德安公主许配给了他,许珏也因此成为驸马爷。 驸马府又是为何建在民间?许洁说,许珏与德安郡主结婚时,德安郡主的父亲宋英宗尚未登基,而德安郡主是宋英宗的长女,故封为郡主;下嫁给许珏后,驸马府也就敕封在许珏的故乡。后来,宋英宗继位成为皇帝,德安郡主成为德安公主,许珏成为潮州史上唯一的驸马,许驸马府也成为历史上唯一坐落在地方上的驸马府。 许驸马府是在许珏的老丈人宋英宗当上了皇帝之后建造的。1056年,宋仁宗驾崩,宋英宗继承皇位。八年后,许珏回到潮州建造驸马府。府第建成之后,许珏让人绘成图纸,送到宋英宗皇帝手中,老丈人看过之后,还在图纸上题上“枕郡城之中,府阺可定,籍韩山之壮,甚慰朕恭……”之话。没过多久,许珏被皇帝远调到广西,当宾州观察使。观察使是一挂职锻炼的职务,是晋升的过渡阶段,足见老丈人有心提拔他。可惜,好景不长,在位仅仅四个年头,宋英宗英年早逝。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二月,宋朝藩属国越南国反叛,许珏被朝廷任命为监军率军征讨,于富良江大败越南兵,越南求降。 苏东坡作赋曰“泉人许珏” 驸马爷,常被认为是受上天眷恋的幸运儿。然而,他们并非个个都是美满幸福的。身为皇亲国戚的驸马爷许珏,前半生风光,后半生凄凉。 宋元祐六年(1091年),人到中年的许珏,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今海南省西部地区)。在一家人的扶送下,这个老人踉踉跄跄地来到了儋州。许珏在儋州住了八个年头后,也就是元符元年(1098年),近垂暮之年的大诗人苏东坡也同样被贬谪到这里。两人惜惜相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苏许两人在儋州的那段交情,在苏大诗人的笔端,浓缩成了《稚酒赋》这样一首赋的记载。《苏东坡全集·卷三十三·赋十七首》收录了一篇很有名的赋叫《稚酒赋》,赋的序言这样写道:“南方酿酒,未大熟,取其膏液,谓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则反之醅中。而潮人王介石,泉人许珏,乃以是饷余,宁其醅之漓,以蕲予一醉。此意岂可忘哉,乃为赋之。”文中的“泉人许珏”便是祖籍很可能在晋江的许驸马许珏;此文讲的就是许驸马与苏大诗人两人交往的一桩趣事:有一日,许驸马曾与乡亲王介石一起,请苏轼品尝他们自己酿造的米酒,苏轼为表达谢意,写下这篇赋,流传至今。据说,苏轼离开儋州时,还把心爱的茶壶送给许珏留念,对友人说:“无清风明月之赠,此壶聊见意耳。” 《宋史》误传德安公主早亡 许珏在蛮荒的儋州度过几个春秋,没人知晓。据其族谱称,晚年时朝廷敕封他为武功大夫,去世时90岁;而他后来究竟有没有回朝供职,我们不得而知。 1082年,没落皇帝宋徽宗,重封前朝诸皇姬,改封德安公主为舒国公主。这一年,德安公主已不在人世,许珏仍留在遥远的儋州,以致《宋史》写到德安公主时,只是一笔带过,称“舒国公主早薨”,而后被误传为幼年早亡。前些年,人们在潮州城东洗马桥村,找到了许驸马和德安公主赵氏的合葬墓,再次印证《宋史》所言谬误。 这座墓有近千年之历史,碑文为宋碑原字,碑文为:“宋敕封宾州观察使附马国玺许公皇姬郡主赵氏墓”,其中“国玺”是许珏的字号,值得一提的字还有“附马”二字,据史载,“附马”既不同于“驸马”又同于“驸马”,同者在于皆为公主的丈夫与皇帝女婿,异者在于附马封爵官阶高于驸马。因许珏封爵及职位远超一般驸马的职阶,可荣称“附马”,以示皇封附益之殊荣。 “广州第一家族”是许驸马后人 潮州许家的后代,也出过不少人才。在宋代,潮州许氏家族是名门望族,就许驸马这一世裔来说,在宋代得中科举有41人、明代有22人。 许驸马府工作人员介绍,许氏家庭的一支从潮州迁徙至汕头沟南,而沟南的一面照壁上“沟南许地”四字却是出自鲁迅。原来,鲁迅夫人许广平的祖籍便是沟南许地。据记载,与许广平同宗的潮籍左联作家许美勋晚年回忆,许广平曾谈及其家族迁至广州高第街许地后,平日讲粤语,逢年祭祖之时,却照例要说几句潮州话,以示不忘故土。 据介绍,许拜庭是从潮汕迁至广州的许氏一脉的始祖,高第街许家繁衍五代之后,出现了许崇智、许崇清、许崇灏、许广平等知名人物,许崇智等人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革命运动中,功勋彪炳。许家也被誉为“广州第一家族”。 许驸马府相关资料表明,“广州第一家族”和许驸马一样,都是泉州许氏后裔。据晋江民俗专家分析,许烈极有可能是从晋江迁居潮汕,那么,许崇智等历史名人的祖籍或许就在晋江。 □延伸
许驸马府主人许珏 据《潮州府志》和《宋史》有关史料记载:许珏,字君瑶,一字国玺,出身于显宦家族,天资厚质,娴韬略而精易理。 曾祖父是“潮州八贤”之一许申。许珏初以祖荫得为宋仁宗皇帝近卫武官,授左班殿直(宋朝武职官名),后为宾州观察使、广南西路大总统兵马都监(统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入寇,以郭逵为安南征讨使,许珏为都监,随郭逵南下征剿。先克邕廉等州,十二月败交趾兵于富良江,斩获甚众,戮伪太子洪直,为朝廷倚重,官至广南西路(北宋时静江府庆远府等地)军事指挥官,委与大宋南方东西两翼防务,恩宠甚重。元佑六年(1091年),因其长子仲礼,掌南方军事权柄,稍受追连,驸马罢任而谪戍儋州,年九十卒。 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 占地2450平方米的许驸马府建筑格局近似“驷马拖车”,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硬山顶式建筑。共有55房间、12天井、2花巷,构成“工”字格局。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保存完整,被专家誉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是研究潮州古建筑的重要参考。 据介绍,许驸马府在建筑上有三大宝:石地栿、竹编灰壁、S形排水系统。许驸马府全宅木屋架都立于石地栿(地面上的长条石梁)之上,既防潮防腐,又在营建施工中起抄平的作用,像连续地梁一样调节上部荷重,使地基受力均匀,发生地震时还能互相牵拉避震。 许驸马府后座正厅东侧有两幅不起眼的桃红色墙壁,堪称“镇宅之宝”。这两幅竹编灰壁墙体是用竹片和竹篦编制,再和上泥土做成,这种“超轻质墙”只有两三厘米厚,却是节能、隔热、隔音、抗震的“高手”。 许驸马府的排水系统也非常特殊,采用S形走向,从正厅绕过后往前排水。许驸马府从大门至正厅、后厅、后座,高差1.28米,取“步步高升”之意。这一高差巧妙地使S形排水系统940多年来从未堵塞过。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