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遗南音进校园优雅古韵入童心》教学案例

(2024-12-02 09:41:05)

《非遗南音进校园  优雅古韵入童心》教学案例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承和保护闽南传统文化的特色,陶冶中小学生热爱南音的情操,启迪心智,更好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文化氛围,推进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里,提高兄弟学校师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真正传承好“南音”这一中华民族音乐瑰宝。应教育局工作安排,2024年秋季第13周,平山实验小学南音社团分别走进梅岭街道岭山小学、双沟小学及赤西小学授课及展示表演,让同学们在充分感受南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了解南音、喜欢南音,热爱闽南地方文化,激发了同学们爱国爱乡的情感,促进同学们德、智、美共同成长。

开展概况:

南音亦称“南曲”“南乐”“弦管”“南管”“郎君乐”“五音”。有人说它是东方古典音乐的奇珍、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也有人称它为“唐代宫廷音乐的缩影”,因其古朴、典雅的特点,故享有中国“活的音乐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之美誉,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2006年,南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7年,晋江市平山实验小学获得首批“乡土文化进校园”称号,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步开展了“舞龙及南音”两项非遗传统文化,并扎扎实实的坚持到现在,取得了很多优秀成绩。在南音方面,建设专用南音室以及器材设备、服饰等,把南音引进课堂,组建南音兴趣小组、南音艺术实践教研小学,并结合融入到音乐课堂上,每年的艺术节学校南音的演唱节目都是最受欢迎的,每年梅岭教育办都在平山举办南音演唱演奏比赛,平山小学每一年都是获奖最多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对南音有充分的了解,也让南音普及更广,辐射更大,为传承南音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平山实验小学南音社团不仅带领学生外出表演,还把课堂推广到其他学校。具体做法
    具体做法:

1.邀请专家授课指导邀请晋江市南音传承人陈奎珍多次到学校传授教学经验,开展南音授课及讲座等,提高传承质量;邀请教育办教研员尤素治(民间南音传承人)到校指导;邀请民间南音爱好者李淑粉到校指导南音下四管乐器学习。同时,学校还带领学员参加各级各类公益表演、社区活动,宣传弘扬南音;在推广方面,将南音推广至国外爱国华侨,学校所在社区很多华侨,每次回乡都想听听这种乡音乡曲,我们还会教学指导外国友人学唱南音,让南音特色普及更广,辐射更大。 

2.开展课题论文研究。学校积极参进行南音课题研究,编写教学经验论文汇编,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为推广南音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学生表演有舞台。学校每年举办校内南音合唱比赛、校园南音唱腔比赛、南音专场演出及市级南音演唱参赛等活动。2014-2016年连续三年代表梅岭参加市级比赛,同时代表梅岭组队参加市级专场演唱活动,为学校的孩子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表演的舞台。

3.南音教学育人才。2007年开始将南音引进校园。自此,每个年段每学期都会安排2节以“南音”为主题的音乐课,不仅教授演唱、演奏,还带领学生策划演出和指导参赛,迄今为止,学校每年学习南音的学生有40多人,累计受教学生达500多人,为南音的传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4.引领创新表演潮流。在传承南音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表演,寓教于乐,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舞蹈、音乐语言、形体展示、情感诠释,不断美化服装头饰,提高舞台表演艺术感染力,创新的节目形式成为新南音表演的风向标。2012年,自编自创的《三千两金》南音歌舞表演参加市级艺术节表演优秀奖,2010—2016年如个人演唱获得市级奖励三人次,2021年自编自创自演的南音《抗疫赞歌》获得领导及观众一致好评。

特别是本周学校的南音的展演活动取得了很好成效。教师运用不同手段创设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本课程主要实现赏、教、唱、演一体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效果。课堂中,首先以视频解说入手在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欣赏美的情趣,又体现了闽南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和孩子们的生活相结合,走进孩子生活日常,这是真真正正的实践,不是无木之火,无源之水。我们的课程是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的,学生的第二课堂非常重要,而且要建立在懂得欣赏美、学习美、向往美基础上。孩子们在听、看、学、欣赏以及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什么是南音,符合初学南音的认知特点,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懂得了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