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shumei504
lishumei50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42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教师的语言力》带来的感悟

(2024-10-25 11:44:42)

今天我要与老师们分享的这本书是《教师的语言力》。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本辞典。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让我对教师语言技巧的运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小小的一本书,就打破了我的思维定势,感觉大脑被注入了新的能量。下面是几点感悟:

一、表扬

表扬可以说是师生交流的基础,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会非常开心。正因为受到表扬,学生才会重复某种行为,这被称为正向强化。在之前,我认为表扬就是夸赞学生,只要学生做的好就直接表扬、肯定。读完之后才明白,原来表扬也分为很多种方法——惊讶法、夸张法、意见法、比较法、赋予价值法、传闻法、模范法、感谢法、令人高兴的比喻法、敬佩法。让我从中获得了启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进行了实践,比如抓住机会表扬,我们班好多同学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有的站在旁边都听不见。但有个女生叫小周,她就正好相反,每次只要是她会的问题,就会特别积极的举手,读的时候就像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语速适中,声音洪亮。 这时候我就会重点表扬:小周同学简直是问题专家!回答问题也是不同凡响。并且鼓励大家都向小周学习,大胆地表达。

二、批评

批评,就是赋予学生反省进步的力量。批评的语言和刹车的作用类似,当告诉学生你的做法不合适,要及时改正,可以起到制止学生错误行为的作用。值得借鉴的批评的具体方法:

取消法 :教师取消某些活动。即不必特意地进行负面批评,取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本身就会给学生的内心带来触动。如果学生能够反省,则可以重新开展活动。读完10种批评的方法,我意识到这几个问题:是立即批评还是等待时机,批评的对象是个人还是集体;批评的程度如何把握。同时,我也认识到:不要总想着用发脾气、训斥来解决问题,这样也许是最费力不讨好还伤害自己的工作方式。

三、提问

未来总是充满未知,我们将无法预知会产生哪些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就在于教师要学会运用提问的语言,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要的事,而且好处多多。

1.培养思维的条理性。要把疑问提出来,需要先整理纷乱的思绪。在整理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自身思维存在的问题,也许有些问题还没问出口,就得到了解决。所以,提问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2.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要清楚明晰地提问,需要先组织好语言。有不少同学提问的时候,连问几遍,老师都听不懂他到底在问什么,不知道他的困惑到底是什么,这就是因为他的语言表达不过关;深究其因,也许还有思维不清的因素。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气馁,应该先静一静,梳理梳理思想和语言,再来提问。你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和思维是不是得到了锻炼?

3.培养胆量,培养气质。不少同学跟师长说话,跟陌生人说话,会很恐慌,其实这都是缺乏锻炼。如果每次遇到问题,都能整理思绪,组织语言,鼓起勇气,把疑问说出来,久而久之,就不会恐慌了;即使人多的时候,也能做到气定神闲。特别是在课堂上,如果能抓住机会,当众提问,长期锻炼下来,那么将来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你也能从容淡定,侃侃而谈,谈吐得体,气质优雅。

4.锻炼大脑反应能力。提出问题,老师解答问题,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在师生对话中, 大脑不得不迅速思考判断,甚至会有新发现、新问题,这都大大锻炼了大脑的思考判断能力。特别是当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思想碰撞,言语交锋的时候,从思维到语言到胆量,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一举几得,这对我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多好的事情!这正是:提问好处多,“问”里乾坤大!

四、鼓励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们不仅在学习上面临挑战,也常常在情感上经历起伏。他们可能会感到烦恼、失落,甚至有时候是焦虑和迷茫。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鼓励方式,比如简单的"加油""你可以的",虽然出于好意,但往往并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有时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书里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鼓励策略: 先理解学生的烦恼、然后去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行动,最后才是鼓励学生。

书本191页的案例中提到了劝诱法。场景是如何鼓励考差了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以让学生获得我努力的话一定可以做到的希望;相反,一句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可能带给学生一生的伤害。

五、反向激励

反向激励是语言运用的高级阶段,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话术。主要通过将简单的事情故意说得困难些,语气不能太强硬,且要注意以表扬结尾,能从反面促进学生的良性正向发展,而且课堂气氛更为融洽和谐。

值得借鉴的反向激励法,书中233页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佯装不知法:教师装作不知道学生所了解的或能够做到的事。

我觉得,教师教书育人不能仅凭感觉,而是要把语言技巧当作一门技能,并有效地去学习和运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语言是连通心灵的桥梁,它可以让一个人受到鼓舞,也能让一个人受尽伤害。其次,我们要对自己所带班级设想出一幅蓝图,有美好的期许,过程和结果才不会太糟糕,有目标才有方向。最后,依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教育指导语言。

我希望能够修炼自己的语言,通过语言,带有力量的语言,呵护好每一位孩子洁净美好的心灵家园。

书籍,是智慧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是文化的瑰宝,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之田。阅读是一种美好的遇见,阅读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必经之路。浸润书香,师者先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