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标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读徐涛.著作.《历史的面孔1》有感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当我们迷茫彷徨时,读一读历史,感受一下当时古人面对迷茫彷徨时的表现,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一大批近代史的先锋人物粉墨登场。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传送着中国人的品格和操守。当下读来,一样韵味十足。
《历史的面孔1》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9个先锋人物,他们性格迥异,个性不同,但或多或少有点家国情怀,或者年轻时心怀救国的理想,后来变质变色,沦为举国声讨的贪腐败类。
容闳,谈不上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绝对是实现官派出国学习的引路人。他自身家境贫寒,但是架不住有一个想要睁眼看世界的“老爹”。他的父亲带着他来到澳门,并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到教会学校读书。由此成就了他开启西洋教育的第一人。后来啊,他通过朋友圈介绍,结识了曾国藩,并掀起洋务运动,全权建造江南制造总局,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构想。成没成功放一边,反正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中国最先进、最齐全的机器工厂。容闳的志向是“教育救国”,没曾想走了一条“实业救国”之路,还好赶上“天津教案”爆发,容闳实现了“幼童留美”的夙愿。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詹天佑、唐绍仪......
梁启超,好像是中国近代史始终无法绕过去先锋人物。他就像是那个时代的天皇巨星,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袁世凯称帝、再到张勋复辟,好像哪里都有他的影子,政治上就像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不倒翁”,最后能和自己的老师康有为“决裂”,这也算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一号人物。最后定论为“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
陈天华就像是一颗流星划过夜空。30岁就跳海自尽,为了就是警醒世人,中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以死明志。身后留下《绝命辞》《警世钟》《猛回头》。
蒋百里空有大将之材,却无大将之实。本来与蔡锷将军都是日本士官军校的高材生,但是始终将受忠义礼智信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无法逃脱“洁身自好”四个字的束缚。就像是任保定军校校长一职,最终当着学员的面,饮弹身亡。
孔祥熙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腐败分子。四大家族,孔祥熙那才是财大气粗,从财务部部长到行政部部长,手中有钱又有权,靠着发国难财,让自己的后半辈子子孙后代都享不完荣华富贵。但是对于国家,对于民族,他永远都是历史的罪人。“鲸吞美金公债”一案,让我们算是认清楚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本质。官员贪腐,一心发国难财,谁管百姓死活。这样的人,恨不得食其骨头。
吴宓本是一介书生,他不懂政治,却又被政治裹挟;唐绍仪生不逢时的外交家,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外交家往往权衡利弊,结果沦为政治摇摆不定的牺牲品;顾维钧算得上是近代中国专业的外交家,面对弱国无外交的窘境,他将外交家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极致,最大限度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先锋女性杨步伟让我们眼前一亮,女性对于自由的追求,是哪个时代最鲜明的特色,不过就好像是宿命论,绝对的女权最终成为全职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