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维度认识把握“两个确立”

标签:
五个维度认识把握“两 |
五个维度认识把握“两个确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个结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那么如何准确把握“两个确立”的本质内涵,如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问题,要讲清楚、讲明白,才能弄懂、学通、做实。于是我们从理论、历史、现实、未来、实践五个维度,认识把握“两个确立”。
理论维度:共产党人的老祖宗是马克思。我们就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找寻“两个确立”的理论依据。第一个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个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理论是不是高度概括,不易理解。没关系,咱们返回到“两个确立”的最初理解,解决了组织问题和思想理论问题。组织问题就是通过法定的组织程序,确立了党的核心,决定党的领袖的问题。思想理论问题就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进行党的理论创新,确立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再返回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两个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这种人民群众的合力,如果按照作用的性质、大小来区分又是不同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一些,普通个人推动进程小一些,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时代一定都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伟大人物,有了这些权威人物、领导核心,才能有效组织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程。维护党的核心,才能实现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二个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伟大时代形成了了伟大的理论;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历史维度:建党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找寻历史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7——1949.10)28年,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主席。最终从党内的制度和法规上完成了完整的组织程序,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毛泽东同志成为名副其实的党的主要领导人,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这就使全党有了在政治上、思想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29年,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八大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继续当选中共中央主席。此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1969年4月召开的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在1973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连续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从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为止,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同志一直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核心。而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也得以丰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等,具体体现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2012.11)34年,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形成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开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作了深刻阐述。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89年6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江泽民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年11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此后,江泽民同志先后于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通过党章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22年11月召开党的十六大,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通过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从现实维度: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创立的,怎样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作出“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政治论断和历史结论的依据是什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开始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党的十九大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大会审议通过了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用“八个明确”从指导思想层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概括;用“十四个坚持”从实践贯彻落实层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概括。2018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立这一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大以后,在实践和发展中,又先后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决议》,把以往指导思想层面的“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拓展为“十个明确”,并从13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致胜密码,更是我们党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致胜密码。
未来维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时代大势和历史规律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是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世界发展态势即国际力量分合的深刻调整。它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要回答两个问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也就是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中国方案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中国自身如何防范和应对“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种风险挑战呢?中国梦,凝心聚力,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百年大党独有的政治清醒。关于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并提出明确要求。比如,2018年1月5日,他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列举了8个方面存在的16个具体风险点;2019年1月21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又讲了9个方面存在的风险。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四种风险”是尖锐的、严峻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1945年7月初,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先生有一个著名的“窑洞对”。毛泽东同志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从未来维度看,“两个确立”为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