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变自己从内心开始

(2022-03-31 10:08:37)
标签:

读周岭.著《认知驱动

改变自己从内心开始

——读周岭.著《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有感

 改变自己从内心开始


人这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总是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想要更多更多,却发现欲望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其实人啊,这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认识一两个合得来的朋友就足矣。

周岭的《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延续了前一本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的持续解读,后者可以认为上一本书是对认识规律的解读和诠释。这本书更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解决如何做成一件事这条主线。

想要做成一件事,先要弄清楚“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其实这就是说人,如何才能称之人?人的存在因为被需要,就像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工资薪酬待遇,而是被社会需要,并能创造价值。浑浑噩噩,混吃等死也是一天,不仅荒废了岁月年华,也逐渐失去了“人”创造价值的机会。

既然被称之为“人”,就从做人的角度思考如何做成一件事。生命的传承绝不是简单的复制,遗传,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寻到自我的价值定位。我们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创造价值的,正是因为我们创造价值才被别人所需要,才能参与到社会等价交换当中,才有人给我们工资福利待遇。后天的努力学习,实现知识升值,价值积累。有本领,有能力,却要心存“利他”之心,为什么呢?“利他”本质是大爱,爱自己,爱他人,爱世人。爱自己,首先要包容接纳并不完美的自我。爱他人,就是要有一颗利他之心,我这样做对他人有没有意义,爱世人就是心怀利他之心,影响世人,感动世人。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共产党员就是爱世人的大爱之心。

接着是身份认同感,面对想要做一件事这条主线。不同层次的人,分为六个层次:环境(都是别人的错)、行为(我还不够努力)、能力(方法总比问题多)信念和价值观(什么东西最重要)、自我意识(我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使命(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层次问题之后,就是如何改变自己对做好一件事的力量探寻:人的行为改变可以分为身份、过程、结果。具体付诸于行动就是:态度、行为、结果。前者对内,后者对外,逐渐打破现有的身份认同,重塑新生自我的过程。这时候就要恪守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的心态,耐着性质,保持乐观的心态,克服“负面偏好”,学会在简单世界和复杂世界中来回穿梭,克服“非黑即白”二元对立,试着接纳他人的观点,不必为失去自我担心,始终游走于舒适区的边缘,有压力、有动力,主动降低期待,尽量不设定太多目标,适度控制,延迟满足。

上述全部是对内提升的解读,下边才是做成一件事的技法。《认知驱动》技法的前提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其次是寻找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然后是尽情的享受当下的愉悦,也就是做这件事的过程,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将所有的感受都写下来,记录下来,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凝神聚力的手段和路径。然后是敢想敢试,尝试假设,看现实结果,适则用,不适则弃。通过不断的假设、试错、修正、打磨,最终总结出干事创业的规律。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做好一件事还是有充足的时间的,于是我们可以只做刚需之事,心怀没有期待之心,简单概括就是“干就是了”,消减欲望、降低期待,刻意练习(目标、专注、反馈、拉伸),允许自己学的少、学的慢,但在行动上一定要“快”,要不断的刻意练习,迅速掌握。不要把自己刻意禁锢在某一领域,某一环境当中,要学会跨界,做斜杠青年,跨界本身不会影响个人的主业,反而实现了精神放松,眼界开阔。

孟母三迁,说了环境的重要性。想要干成一件事,就要认清楚大环境,借势而上,顺势而为。小环境里要学会借力,掌握主动,跳出时间。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换一个维度和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想要说的是目标觉醒,通过愿望觉醒、方法觉醒,再到目标觉醒,成长成才之路已经打开,你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件你认为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心怀“利他”情怀,持之以恒,不断假设、试错、修正、打磨的过程,最终形成规律,实现自我能力和修养的提升。

 

野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