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章 1 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2008-06-15 13:27: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篮球小说

第六章

 

我的提示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以下这一章并非必读,对于前因后果也没有太多影响,完全可以跳过,涉及的内容也过于个人化,估计很多人看不下去,误以为自己阅读出了问题。从写作角度来说,用力过猛,废话太多,因为我太想表达。干脆属于额外奉送的,看五章送一章。

我想把这一章,送给每个离开了故乡的人。

 

 

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这座城市位于辽阔祖国的最东最北。

从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几乎有半年的时间大雪纷飞,因此人们叫她雪国。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即使是那些没有飘雪的温和冬日,城市里依然随处可见用大块的江冰雕凿出的种种景致,晶莹剔透美如梦境,所以这里又被人们称作冰城。

 

 

 

从这里看天下,无论是哪儿,都叫南方。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我十八岁离开家,这十年间到过很多城市,也曾壮游万里河山。

天子脚下雍容气度,摩登都会浮世喧嚣,古都大城雄关漫道,烟柳江南繁花胜景……

我曾如此向往和迷醉于漂泊的生活,每到一个喜欢的城市,都有恨不得就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感觉,用心地揣摩当地的风物人情,学些地道的语汇方音。

这似乎是一种下意识,企图忘记那个白雪覆盖的城市。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不仅仅是由于故乡那温差六七十度的苦寒气候和熟悉得让人厌倦的陈旧而缓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那里是一座边城。

 

就像是据守棋盘的一角,从古至今,这种退无可退的危机死地和对于富庶中原的向往,推动了一次又一次政权更迭民族融合。

 

我故乡的隔壁,一个叫“阿城”的地方,千百年前住着完颜阿骨达,再远一点的村落,是努尔哈赤的女真精骑;如果翻过山脉,跨过草场,在斡难河源的蒙古毡帐里,是勃尔支金部落,运筹帷幄弯弓射雕的一代雄主铁木真。

在广袤的北国边疆,我相信曾有千百个思想都在憧憬远方。

 

多年来一向保持职业花痴状的S、H、E有首很好听的歌:“北方南方,某个地方,一定有座爱情天堂……”。当年有个很流行的日剧叫“东京爱情故事”,我想如果不是要记述一个关于篮球的故事,也许这篇小说可以叫做“东北爱情故事”。

 

如果是在一千年前,不妨叫做“上京爱情故事”。一千年后,“上京”早已湮没,连这个显赫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在松花江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城市,名字叫做哈尔滨。

 

一座非常奇异的城市。

 

只有离开了才发现,她与我所见的所有其他地方给我的感觉都截然不同,也许这就是所谓故乡。

 

很多年后,我来到了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忽然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地方——有起伏很大的上坡下坡的路,有各种风格迥异的房子,奔流的水面,长长的铁桥。这里的一切给我的感觉非常亲切和美好,似乎就是一个放大了10倍的哈尔滨。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而曾经那个小小的我,也被放大了10倍。

 

我有一条牛仔短裤,两边是大兜,可以塞下很多东西,所以我平时基本不带包,这样翘班就不会被发现。我穿这条工装大裤衩的时候,喜欢蹬一双黑色的大头皮鞋,把袜崾放低一些,露着半截小腿。看上去像科幻电影里那种,一个孩子一夜之间长大了,长成了大象,然后天真无邪地去勾搭爸爸的漂亮女友——一般都会是个金发碧眼柔情满腔的洋妞。

 

这样的电影最终结局都是,吃错了药的孩子又吃对了药,又缩小了,回去上学,拥有了成熟的性体验之后再回童年装傻充愣。

 

我小的时候就总想,要是我读完了中学再去念小学,还那岁数,别人还不知道,那多牛啊!后来念了大学才改了主意,那是说什么也不能再去念中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东北人”这个概念是在大学参加老乡会。

 

据说是学校里一位大哥组织的,大幅标语往布告栏一贴,就几个大字:白雪,黑土,红太阳!

 

有气势,有感召,有性格。

 

还记得当时是在一个饭店的多功能厅,黑乎乎的也看不清楚什么,反正一大帮人坐了一圈,一会中间上去一个人讲话,大家就鼓掌,跟传销一样。

舞舞扎扎,其乐融融。

 

最后带头大哥上去了,说话简短有力:“没啥说的,‘管庄’这一片儿,哥哥我平淌!有事找我!”

 

这就是热辣孟浪、干爽痛快的东北人。

 

如果不是来北京上大学,一直留在那座城市,我恐怕永远不知道什么是东北人,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东北男孩儿”和“东北女孩儿”,也永远不会思考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留下来,离开,离开,留下来。

 

人们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错过了选择。

 

其实往往看上去可以选择的自由,是根本无从选择的。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犯人面对死刑,审判官说他可以选择是绞刑或是鸩酒。他斟酌思忖了很长一段时间,选择了一样,大概是绞刑。在绳索套住他脖颈的时候,他忽然万分恐惧——不想吊死啊!

 

审判官很有经验地问:“这是不是你的选择?!!”

第六章 <wbr>1 <wbr>北方南方,某个地方

 

这哥们儿哭了!

 

——这究竟是不是你的选择?

 

《把那个球投进去》

 

下一集 DNA的平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