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博客,吹响颠覆之战的号角(作者:林龙)

(2005-10-18 11:10:05)
[<财经-人物>杂志专稿





四大门户网站之争一直在延续,从社会新闻、专题报道再到如今的博客,但是这一次新浪赢了,新浪率先推出了博客,而其他门户网站只好在处观望中。



新浪博客,吹响颠覆之战的号角 (作者:林龙)



新浪博客,吹响颠覆之战的号角(作者:林龙)

(图释:在陈彤看来,新浪作为门户网站率先推出博客,前景一片看好。)



Blog即博客,来源于英文中的Weblog一词,通常Blog由一个网页构成,内容多是作者灵光一现的思想片段的记录。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可以把它和传统的日记粗略地等同起来。在网络上撰写Blog的人被称为Blogger或Blog writer。目前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经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此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



2005年9月8日,深具媒体影响力的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产品Blog Beta 2.0,成为国内首家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此次新浪推出的博客2.0,最大一个特点是利用WAP形式实现了的移动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自己博客的图片与文字编辑。业内不少人士对于新浪此举多数是利好的声音,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新浪推出博客2.0应该是陈彤领导新浪再次大跨越的策略,出于自身发展和用户的需要,新浪都需要推出博客。



门户之始作佣者



值得注意的是,当博客不再是新鲜名词的时候,新浪吃了第一个螃蟹,4大门户新浪抢了先,新浪的转变说明了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这也是新浪的一贯风格,新浪某工作人员曾经表示,新浪博客的功能是否丰富好用或者人性化,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浪对博客(blog)的态度,一种主流对边缘、中心对去中心逐渐接受和迎合的姿态。



“第一”的称号使新浪的博客更加有意义,当其他几家门户网站还在观望的时候,新浪已经戴上了鲜花,似乎有上领奖台之势,毕竟是门户之始作佣者。此前,新浪资深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把Web2.0的核心服务之一博客评价为个人主页加论坛(BBS)。陈彤表示,诸如RSS和Trackback等新的技术标准的应用,能够方便众多的博客更加自由的表达思想,博客之间也由此非常便捷地建立起了沟通渠道,这使得信息的传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博客在中国通过影响小众人群进而影响到了媒体和广大受众。



有人将新浪比喻成是“Web1.0”的集大成者,但是,新浪对博客的定位颇为微妙:“新浪是依靠论坛起家的,而论坛无疑是blog的最早发端。”由此笔者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浪就是blog这一形式的最早实践者和推行者。在新浪博客发布的当天,陈彤依然不愿意对Web2.0多加评论,理由是新浪从不炒作概念,推出博客服务只是本着“以客为尊”的基础理念。



新浪博客不收费



如今,免费的中文博客随处可见,收费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新浪博客也将采取免费模式。鉴于博客的盈利模式并不是很清晰,新浪也并不期望博客为其带来大量的收入。那么新浪为什么要“白养”这个服务呢?这个问题,在陈彤与他的伙伴眼力并不难解释。



首先,以内容为王的新浪可以整合博客资源,将优秀博客的链接放置在首页上,这种作法早在两年前就在木子美的博客上实践过了。其次,新浪的移动博客还可以整合无线资源,让用户通过手机直接更新博客的图片和文字。就此分析,参照MSN和Google的模式,可以想像新浪也可能将邮箱、IM、博客和相册等服务统统放在一个账号下,而那将会产生巨大的用户黏性。



当被问及“强势媒体新浪网推出博客服务后,这一互联网应用是否能够借其火火的人气,在中国形成燎原之势”时,陈彤的回答非常直接和直白:“不可能,即使博客做得再人性化,对普通网民来说,还是有技术门槛?不要高估了网民的技术水平。你知道北京的网民有多少人可以正确地拼出Google吗?只有一半!”正是因为对中国互联网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陈彤认为新浪的博客用户不可能像Email用户那样,发展出超过一亿以上的天文数字来。但面对中国逐步逼向一亿大关的网民基数,博客这个如此火爆的“小众”应用又怎能被置之不理?虽然新浪并没有率先以“博客提供商(BSP)”的名义进入这一领域,但固有的门户资源无疑将为其冲击这一市场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整合模式下的博客,任何如日中天?



目前,新浪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华人门户网站,如果比较一下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著名业内人士,吕本富说,“除了CCTV以外,新浪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媒体了”。



有人将新浪的模式称为整合模式,在互联网媒体发展过程中,最初存在着原创模式和整合模式的竞争,但是最终以新浪为代表的整合模式如日中天,朝气蓬勃。现在以Blog为代表的原创模式,又重新杀回互联网舞台,他们带着什么样新鲜的武器和绝招,是“芙蓉姐姐”,“木子美”还是“流氓燕”,还是“胜总”,笔者感觉,这些是Blog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原创,还包括独家的新闻,独家的内幕,个人想法,个人的领悟,总之百花齐放就是博客的最重要的创新。



那么,整合模式下的博客,任何如日中天?笔者试想,可以从以下观点对陈彤的“博客理念”进行解读。首先,新浪的整体品牌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网站的概念,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新浪的品牌内涵覆盖各行业。有人曾经给新浪倒出一个公式:新浪=科技=时尚=群。前几个概念不难理解,“群”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新浪已经不再是一个网络,更多时候则是一个大众物质,任何事物都可以在新浪网上找到影子。



就在9月8日当天,笔者也收到陈彤的邮件,邀请加入新浪博客队伍。笔者将自己的博客命名为“小小林子”,我想,虽然目前博客还没有象QQ等即时聊工具一样普及,但是,林子虽小,有志者却不少,笔者对博客的明天充满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