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手之故

(2008-07-29 13:37:48)
标签:

饮食

情感

 

出手之故

从前在一个咖啡馆打工,老板教那几个女招待煮咖啡,细细讲解其中特色,她们依样画瓢做了一遍,我挨个品尝过去,滋味很不一样。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出手之故”,品性不同的人,用一样的佐料,做一样的饮食,出来的东西却往往有微妙的差异。因此我对那诸多描述“心灵感应”的电影不以为然,却深信“美食”的妙趣,每个人在做食物的辰光,都依照自己的习惯去处理食材,哪怕按部就班,到头来也会落得“独一无二”的下场。因为有名气的酒店都不轻易更换大厨,哪怕有菜谱抑或秘方,可味道倒底还是跟着人走的,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所以在《巧克力情人》中那些看似超现实的魔幻场情,还是为我所认同的,女主角这个“出手”就是随心而动的,所以她伤心了,菜肴就跟着催人泪下,她情欲蔓延,撒玫瑰花瓣的牛肉吃下去就教人芬芳四溢,吹皱一池春水。有不少的美食片都将味道做关键的契机来用,心思花得多与少,品尝一下就清楚了,爱慕、羞涩、试探、敷衍,统统在唇舌之间涌现。《千杯不醉》中的杨千桦开吃食店,心情差的辰光,做出的东西很酸涩;《美味关系》中反复强调味道上的比拼,可最终的秘决倒底还是那一锅精心炖制的、金灿灿的高汤,这里头有一对恋人初次邂逅的尴尬与对持,有沦陷后的迷茫不安,有历经艰险之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真当万般滋味在心头;《饮食男女》里的郎雄失去味觉,凭感觉做菜,那菜色极佳,味道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干涸的情感状态,逐渐丧失的情欲,令他辩不清味道,后来总算找到第二春,能力统统回来了,烹饪技术亦跟着恢复从前水准。

这形形色色的“出手”缔造千百种味道,混杂的是灵魂深处的油盐酱醋,用料多与少,火侯够不够,自在人心。记得电影《女招待》中那位挺着大肚皮的年轻妈妈,一世钟爱的只是做甜品派,她的悲喜都要通过一款款美味派来传达,出轨的恐惧感是黑可可上面浇一层鲜红草莓酱,抒发对前途的迷失感则将揉成泥的香蕉撒上面包碎屑……每一种食材到她手里均成了彩笔,在派饼这张“白纸”上绘出了错综的心路旅程。可见这“出手”的轻重缓急,蕴藏无穷奥妙,每一个举动,均牵连着最终成果,也就是传说中的“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锐
后一篇:情妇与金丝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