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已进入夏季,但北京最近一周都是阴雨连绵,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在家里发发呆、看看书、做做面包。在这样的天气里做面包不用发愁夏季里的诸多问题:比如面还没有揉出膜来就已经开始发酵,或是一时没有注意面团就发酵过了。初学者先上手的还是那些简单、不复杂的方子,一步一步的学起,就会有进步的。我发觉我现在就比之前进步了很多,有些问题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掌握了一些小方法。心里偷偷的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哇,笨手笨脚的高小美也会做面包了!
我总是习惯在学习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对它进行多方位的了解,面包也不例外。其实暂时我能找到并借鉴的书或资料并不多,而且也很杂,开始很困难。对于整理有关面包或是西点的资料就是在整理有关西方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这件?有关于面包的起源,百度是这样说的:““埃及奴隶睡着了,发明了面包”。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个为主人用水和上面粉做饼的埃及奴隶,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饼烤好了,它又松又软。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想来,我们人类有关吃喝的一切都是在这种看似巧合的情况下发明的吧?这样看来饮食好象是一件有意思并且有创意的事情。
这款面包一看到就非常的喜欢,看着方子也非常的简单,做好的关键点就在于揉面。我最近是对于揉面产生了兴趣,每次都是摆了好阵势,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电影或综艺,就开始一边看一边揉,总是能在节目看完的时候把面揉出轻薄透明的膜来。这款蛋奶卷奶香浓郁、揉软香甜,超级拉丝,表面刷了溶化的黄油,又增香又好看,口感非常适合老人和小孩。


原料:高筋粉250g、盐2.5g、酵母3g、糖50g、奶粉10g、鸡蛋液75g、牛奶100g、黄油40g
做法:
1、把除了黄油外的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一下成均匀放入冰箱里浸泡半个小时,后油法揉至扩展阶段(注意控制牛奶的量,此配方比较粘手),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2、排气、分割、滚圆,松弛15分钟。(分割约32g一个,一共14个。)
3、取一个小面团,搓成锥子型。
4、用擀面杖擀开,擀的时候可以一手拉伸面团。
5、自上而下卷起。
6、排入烤盘。
7、二次发酵到2倍大。
8、表面刷蛋液,放入预热好180度的烤箱内,中下层,20分钟。(方子来源小狐狸君君)

高小美的叨唠:
1、原配方中的牛奶量为115克,比较粘手,我改为100克,相对较好。
2、在揉面前要把面放入冰箱里面进行浸泡,是因为冰箱的温度比较低,放入酵母后也不会在没有揉面之前就开始发酵,而且浸泡过的面团有利于揉出膜来。
3、烤好的面包刷上溶化了的黄油,即增得又好看。
加载中,请稍候......